一、行业前景:需求驱动与技术变革共振
1.需求端:新能源车与储能双轮爆发
全球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加速提升,2025年上半年国内销量达480万辆,同比增长35%,渗透率突破40%。欧洲多国渗透率超60%,美国市场受政策调整影响仍保持36%的增速 。机构预测2025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将突破1500GWh,五年复合增长率超25%。
储能领域成为第二增长曲线,2025年全球储能装机量预计达106.04GW/265.1GWh,同比增长43%/49%。国内政策推动新能源全面入市,峰谷价差拉大与容量电价政策共同提升储能经济性,欧洲工商储、美国大储需求持续放量 。
2.技术端:路线博弈与固态电池突破
三元锂与磷酸铁锂的“路线之争”尚未落幕,固态电池已进入试产阶段。宁德时代凝聚态电池、丰田全固态电池预计2026-2027年量产,可能重塑行业格局。过渡阶段,固态电池材料供应商(如电解质、电极材料企业)将率先受益。
3.风险点:成本波动与竞争加剧
锂、钴等原材料价格波动剧烈,2025年碳酸锂价格从20万元/吨跌至12万元/吨后反弹,电池厂商成本管控压力较大 。行业竞争白热化,宁德时代、比亚迪等龙头企业需应对LG新能源、SK On等国际厂商的技术与价格挑战。
二、入场时机:估值修复与政策催化并存
1.当前估值:处于历史中等偏下区间
申万电池指数当前市盈率(TTM)约28倍,较2021年峰值腰斩,但高于2019年行业爆发前水平。头部企业如宁德时代(PE 25倍)、比亚迪(PE 22倍)估值合理,而二三线厂商PE普遍低于20倍,分化显著。PEG估值法显示,龙头企业PEG约0.8-1.0,低于A股成长股平均水平,具备修复空间 。
2.短期催化:旺季销量与成本改善
Q4是新能源车销售旺季,国内月销量有望突破100万辆,叠加锂价下跌带动电池厂毛利率回升,可能推动板块估值修复 。此外,固态电池技术进展、储能订单超预期等事件性因素或成为短期催化剂。
3.长期逻辑:能源革命的确定性
全球能源转型不可逆,新能源车替代燃油车、储能替代传统调峰电源的进程将持续数十年。电池作为核心环节,长期需求增长明确,适合风险承受能力较强、投资期限3年以上的投资者。
三、基金选择:广发ETF联接C的适配性分析
1.产品特性:高效跟踪与低费率优势
广发国证新能源车电池ETF联接C(013180)紧密跟踪国证新能源车电池指数,覆盖电池制造、材料、设备等全产业链龙头,前十大持仓包括宁德时代(权重25%)、比亚迪(15%)等。基金管理费率0.5%/年,托管费率0.1%/年,销售服务费0.2%/年,综合费率0.8%/年,低于同类产品。C类份额无申购费,持有超7天免赎回费,适合短期交易和定投 。
2.流动性与规模:市场认可度高
截至2025年9月,广发电池ETF(159755)规模达114亿元,日均成交额12.47亿元,流动性充足。2025年二季度以来份额增长50%,资金净流入显著,反映机构对板块长期价值的认可。
3.风险提示:波动管理与组合配置
电池板块近12个月波动率达53.74%,高弹性特征显著。投资者需通过定投或分批建仓降低成本,避免追高。建议将该基金与消费、红利等低相关性资产组合配置,分散单一行业风险。
广发电池ETF联接C具备费率低、流动性好、跟踪精准等优势,可作为普通投资者布局电池板块的工具。其C类份额设计尤其适合定投和短期资金配置,长期持有需关注基金规模变动和成分股调整 。新能源车电池主题兼具成长确定性与高波动性,通过广发国证新能源车电池ETF联接C基金进行均衡配置,在享受行业增长红利的同时,通过分散投资和长期持有降低风险。@广发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