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电池板块的火热主要受益于全球新能源车渗透率持续提升、储能需求爆发增长以及技术突破加速等多重利好因素。
一、新能源车电池行业基本面分析
新能源车电池行业正迎来需求、技术、政策三大驱动因素的共振。从需求端看,全球新能源车市场持续高增长。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从2020年的5.4%飙升至2025年9月的58.1%,远超欧美市场(美国11.2%、欧洲25%)。根据国际能源署数据,2023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达1465万辆,同比增长35.4%,预计到2030年将增长至4500万辆 。除了传统乘用车外,电动重卡、船舶等新应用场景需求增长迅猛,2024年电动重卡销量同比增长80%,为行业打开长期增长空间。同时,储能市场需求爆发,2024年中国新型储能装机容量达78.5GW,同比增长130%,海外储能市场订单排期已至2026年。
技术突破方面,固态电池和钠离子电池等新一代技术正加速产业化。比亚迪、宁德时代等头部企业已启动固态电池中试线,计划2027年实现小批量量产,能量密度突破500Wh/kg,安全性显著提升。宁德时代自主研发的钠离子动力电池已通过国标认证,计划于2026年批量供货,成本优势明显。这些技术突破将推动电池行业向更高能效、更低价格方向发展,进一步提升新能源车的市场竞争力。
政策支持方面,中国、欧洲、美国等主要经济体均出台政策扶持新能源车电池产业发展。中国延续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减免政策至2025年底,但自2026年1月1日起将减半征收,每辆新能源乘用车减税额从3万元降至1.5万元。同时,工信部推动固态电池研发,预计2030年市场规模达200亿元。欧洲通过高额补贴刺激新能源车消费,美国《通胀削减法案》(IRA)则通过税收抵免政策推动本土电池产业链发展,要求2025年后电池关键矿物不得来自中国,试图实现供应链”去中国化”。这些政策变化将重塑全球电池产业格局,考验中国电池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二、当前市场状态评估
从估值水平来看,国证新能源车电池指数当前PE(TTM)约30倍左右,处于历史54%-55%分位区间。相比2022年的60倍PE,估值已大幅回落,但相比其他新能源细分领域仍处于中高位置。根据Wind预测数据,该指数2024年归母净利润增速预计达33.70%,对应PE将降至19.77倍,估值与成长性匹配度较高。然而,近期市场波动较大,10月10日广发国证新能源车电池ETF联接C单日跌幅达6.57%,显示出短期超买后的获利回吐压力。
资金流向方面,北向资金在2024年3月大幅增持电池板块55.92亿元 ,5月增持9.07亿元 ,但近期资金流入有所放缓。从基金规模看,广发国证新能源车电池ETF联接C最新规模为4.91亿元,场内ETF规模超170亿元,流动性充足。机构持仓方面,Q3主动偏股基金加仓电池板块12个百分点,宁德时代重回第一重仓。这表明市场对电池板块的长期投资价值仍保持较高信心。
短期风险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技术路线博弈风险,固态电池若提前量产可能引发现有液态电池企业估值重估;二是产能过剩风险,2024年锂电池产业链投资超万亿,部分环节产能利用率已低于50%;三是海外政策限制风险,美国IRA法案要求2025年起电池关键矿物不得来自中国,可能影响出口。此外,钠离子电池量产可能加剧行业竞争,进一步压低电池价格。
三、投资策略建议
入场时机选择:建议在PE跌至30倍以下(历史30%分位)时加仓,同时结合技术指标(如RSI<30)确认超卖状态。当前指数估值处于中高位置,短期波动风险较大,但长期增长逻辑坚实。可关注2025年底购置税退坡前的政策窗口期,以及固态电池量产进展等关键节点。
定投方案设计:考虑到电池板块波动率高达42%,建议采用定投策略降低择时风险。具体方案可为:每月固定日期投入固定金额,利用广发国证新能源车电池ETF联接C的C类份额低费率(管理费0.15%+托管费0.05%)和灵活赎回特性(持有超7天无赎回费)。历史数据显示,即使在高位进场,通过定投也能在经历波动后获得正收益(总收益率10.01%,年化33.4%)。若市场出现明显调整,可适当增加单月定投金额,加速摊薄成本。
风险对冲方法:电池板块与消费、金融板块相关性仅0.2,但内部波动较大,需采取多层次风险对冲。首先,可配置光伏、储能等新能源细分领域ETF(如阳光电源、隆基绿能)进行行业内部对冲,占电池仓位的30%-50%;同时,考虑配置波动率指数产品对冲极端市场风险。对于风险承受能力较低的投资者,建议单次投入不超过股票资产的20%,避免All in。
四、广发国证新能源车电池ETF联接C投资优势
广发国证新能源车电池ETF联接C跟踪的国证新能源车电池指数具有三大优势:一是覆盖全面,精选30家电池产业链龙头企业,前十大权重股占比超50%,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恩捷股份、亿纬锂能等行业巨头;二是”含固量”高,指数成分股中有15只与固态电池指数重合,“含固量”高达58.74%,能够分享固态电池技术红利;三是产业链均衡,电池制造占41.86%,上游材料占31.06%,上游资源占18.31%,覆盖从矿产到制造的全产业链。
从历史表现看,基金2025年至今收益超63%,近一月涨幅28.67%,同类排名前10% 。近一年收益52.56%,近三年收益13.31%,显示长期投资价值。基金经理罗国庆从业近10年,管理该基金超过4年,经验丰富。
从费用结构看,该基金费率仅0.2%/年(管理费0.15%+托管费0.05%),比主动基金低90% 。C类份额申购免费,持有超7天无赎回费,适合长期持有。被动投资避免”风格漂移”,持仓完全透明,降低了主动管理风险。
新能源车电池产业正处于”政策支持+技术突破+需求爆发”的三重利好叠加期,长期增长逻辑坚实,具备成为全年投资主线的基础条件。投资如登山,需耐得住寂寞、守得住繁华。新能源车电池是未来十年的黄金赛道,但需在市场狂热中保持清醒,避免追高,通过时间换空间,分享行业成长红利。@广发基金
$广发国证新能源车电池ETF联接C(OTCFUND|0131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