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06 16:02:22 天天基金Android版 发布于 广东
2025年看好这只电池基金的理由!

2025年,新能源车电池板块以“政策+技术+市场”三重引擎驱动,成为全年投资主线。从国庆前电池板块的爆发式上涨,到宁德时代H股国庆期间再度大涨,资金对电池行业的青睐已显而易见。广发国证新能源车电池ETF联接C(013180)凭借全产业链覆盖、龙头效应显著、低成本高流动性等优势,成为投资者布局电池赛道的“最优解”。当前,无论是从行业趋势、投资逻辑还是入场时机来看,加仓这只基金都恰逢其时。

$广发国证新能源车电池ETF联接C$

一、行业趋势:新能源车电池为何能成为全年主线?

1. 政策驱动:从“补贴依赖”到“市场主导”

全球碳中和目标下,新能源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国内方面,新能源车购置税减免延长至2027年,地方补贴如广东“报废+置换”最高补1.95万元,为终端需求提供直接刺激。海外方面,欧盟《电池法案》推动本土电池产业链发展,美国《通胀削减法案》通过税收优惠吸引电池企业建厂。政策端对电池行业的支持已从“单纯补贴”转向“市场主导”,为行业提供长期确定性。


2. 技术迭代:固态电池改写行业规则

2025年,固态电池进入产业化窗口期,半固态电池量产成本较液态电池仅高出15%-20%,2028年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有望突破600Wh/kg,彻底改变高端市场格局。材料创新方面,高镍正极向NCM9系升级,硅碳负极克容量突破1500mAh/g,新型电解液LiFSI耐高温性能显著提升,推动电池能量密度向400Wh/kg迈进,为电动车续航突破1000公里奠定基础。技术迭代不仅提升了产品竞争力,更打开了新的市场空间。


3. 市场需求:储能+新能源车+新兴领域三箭齐发

2025年上半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同比增长115%,中国企业占据91%市场份额;新能源车领域,中国出口106万辆(同比+75.2%),占汽车出口总量34%。下游应用向“光储充一体化”“车网互动”延伸,低空经济(eVTOL)、机器人产业等新兴领域对高功率电池需求激增。市场需求从“单一场景”向“多元场景”拓展,为电池市场开辟新蓝海。


二、投资逻辑:为何选择广发国证新能源车电池ETF联接C(013180)?

1. 全产业链覆盖,精准捕捉行业红利

该基金跟踪国证新能源车电池指数,涵盖动力电池、储能电池、材料、设备等全产业链,前十大重仓股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等龙头,权重占比超60%。这种布局既避免了单一环节的风险(如上游材料价格波动、下游需求疲软),又能充分享受行业整体红利。无论是动力电池的爆发,还是储能电池的增长,投资者都能通过一只基金“一键布局”。


2. 龙头效应显著,进攻性远超市场

电池行业“强者恒强”格局凸显,2025年CR5动力电池企业市占率达82%,较2020年提升17个百分点。广发国证新能源车电池ETF联接C(013180)重仓的龙头股,凭借技术、规模、客户优势持续扩大市场份额。例如,宁德时代在固态电池领域的研发领先,比亚迪在刀片电池上的成本优势,都使其成为行业增长的最大受益者。投资龙头,就是投资行业的未来。


3. 低成本、高流动性,适合长期持有与加仓

相比主动管理基金,ETF联接基金管理费率更低(通常为0.5%/年,主动基金多为1.5%/年),交易成本更优(无申购费、赎回费低),且申赎便捷,无需担心流动性风险。对于想参与电池行情但不愿“选股”的投资者而言,这只基金无疑是“最优解”。无论是长期持有,还是分批加仓,都能以低成本分享行业红利。


@广发基金

郑重声明:用户在基金吧/财富号/股吧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