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市场还在犹豫新能源车板块是否见底时,聪明的资金已开始悄然布局。广发国证新能源车电池ETF联接C(代码:013180)近期持续获得资金净流入,而笔者更计划在政策明朗期果断加仓。这场由顶层设计驱动的产业革命,正通过"中央补贴延期+地方配套加码+技术升级补贴"的三重政策组合拳,为新能源车电池赛道打开三年黄金增长期。$广发国证新能源车电池ETF联接C$

一、中央定调:购置税减免延长至2027年,锁定行业基本盘
财政部一纸文件,彻底打消市场对政策退坡的担忧。原定2025年到期的新能源车购置税减免政策,被明确延长至2027年,且采取"前免后减"的梯度设计:2025年底前完全免征车辆购置税,2026-2027年减半征收。这一政策设计暗含深意——既避免政策断崖式退出对行业的冲击,又通过渐进式退坡引导企业降低对补贴的依赖。
据测算,购置税减免政策直接降低消费者购车成本约10%。以30万元级新能源车为例,2025年前购车可节省3万元税费,2026-2027年仍可节省1.5万元。这种真金白银的优惠,在消费信心复苏期显得尤为珍贵。更关键的是,政策明确传递出国家发展新能源产业的战略定力,为产业链企业提供了稳定的预期环境。
二、技术革命补贴:固态电池开启超额收益时代
如果说购置税减免是行业基石,那么技术升级补贴就是产业升级的催化剂。财政部首次将电池技术路线纳入补贴体系:搭载半固态电池车型额外补贴1.5万元/辆,全固态电池车型补贴跃升至3万元/辆。这项政策直接指向动力电池的"圣杯"——固态电池。
当前,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头部企业已进入固态电池量产倒计时。宁德时代凝聚态电池能量密度突破500Wh/kg,比亚迪全固态电池实验室数据达600Wh/kg,均远超现有液态电池水平。政策补贴相当于为技术领先者发放"超额利润券",以宁德时代为例,每销售10万辆搭载固态电池的新能源车,即可额外获得15-30亿元补贴。这种"技术领先-政策奖励-研发再投入"的正向循环,将加速中国动力电池产业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
三、地方配套军备赛:最高1.95万元补贴激活终端需求
中央政策定调后,地方政府迅速展开补贴军备竞赛。北京对置换新能源车的消费者给予1万元补贴,上海对购买纯电动车的个人用户补贴1.2万元,而广东省更是推出"报废+置换"组合拳:个人消费者报废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燃油车,并购买新能源车的,最高可获1.95万元补贴。
这种"中央放水+地方引流"的模式,正在制造新的消费热潮。以广东省为例,补贴政策实施首月,新能源车销量环比增长42%,其中10-20万元价格区间车型占比达65%。地方补贴不仅直接拉动终端需求,更在重塑消费结构——过去依赖政策驱动的高端车型市场,正被更具性价比的中端车型取代,这恰好与广发国证新能源车电池ETF联接C重点布局的中游电池环节形成完美共振。
四、ETF加仓逻辑:把握产业链最确定环节
在政策红利密集释放期,广发国证新能源车电池ETF联接C(013180)展现出独特的配置价值。该基金紧密跟踪国证新能源车电池指数,覆盖动力电池、材料、设备等全产业链,前十大重仓股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等龙头企业,权重占比超60%。
选择ETF而非个股,本质是把握行业贝塔收益的同时规避个股风险。当前动力电池环节呈现"技术迭代快、资本开支大、格局集中"的特征,头部企业凭借规模效应和技术储备持续扩大优势。2024年一季度,CR5动力电池企业市占率达82%,较2020年提升17个百分点。这种格局优化,正是ETF投资的最佳土壤。
站在2025年的时点回望,新能源车电池产业正站在政策红利与技术革命的交汇点。当购置税减免锁定未来三年需求,当固态电池补贴打开技术溢价空间,当地方补贴激活终端市场,广发国证新能源车电池ETF联接C(013180)提供的不仅是参与产业盛宴的入场券,更是一张驶向新能源未来的船票。此刻加仓,或许正是搭上时代列车的最佳时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