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投资计划#
站在2025年秋天的窗口,面对已经涨了半年的新能源电池板块,许多投资者都在纠结:这轮行情到底是昙花一现还是时代机遇?手里的闲钱该追高进场还是继续观望?
产业数据给出的答案比想象中更清晰。今年前八个月国内动力及其他电池产量突破970GWh大关,这个数字比去年同期足足多出54%。更值得注意的是,电池企业不再是宁德时代与比亚迪唱"二人转",中创新航、国轩高科这些"第二梯队"的净利润增速普遍超过30%,像正力新能这样的行业新兵都开始扭亏为盈。这种百花齐放的产业格局,比过去"一家独大"的时代显然更具持续发展动力。

把视线投向海外市场会发现更汹涌的浪潮。储能电池出口量翻倍式增长背后,是中东重建供电系统的刚需,欧洲能源转型的提速,叠加东南亚新兴市场需求的井喷。同时我留意到国内某头部电池厂的生产排期表,生产线已经排到2026年三季度,工人们实行三班倒仍难满足催单的海外客户。这种真实可见的订单,远比资本市场的炒作更有说服力。
技术的突破正在改写产业规则。最近试驾某品牌新发布的电动越野车,实测续航突破800公里的秘密就藏在半固态电池包里。实验室里能量密度超500Wh/kg的全固态电池已完成车规级验证,这个指标意味着未来电动汽车充一次电就能从北京直抵上海。产业界预计2027年将迎来固态电池商用元年,当前资本市场的躁动不过是黎明前的预演。
估值层面同样给出积极信号。目前整个电池板块的市盈率处于近五年26%的历史低位,相当于用两折的价格购买正在高速增长的资产。最近一个月,全市场电池主题ETF规模激增125%,千亿级增量资金真金白银的布局,远比分析师报告更能反映市场预期。特别是广发国证新能源车电池ETF联接C这类产品,既有指数基金的透明性,又具备布局全产业链的优势,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确实是个省心的选择。

站在投资角度,当前面临的本质选择不是"能不能买",而是"怎么买"。行业的确定性在于全球能源革命大势不可逆转,光伏风电配套储能的硬需求、电动汽车替代燃油车的持续进程、电池技术迭代带来的新增量,共同构筑起万亿级的赛道空间。需要警惕的是产业周期性波动,比如碳酸锂价格过山车式波动可能挤压中游利润,部分环节的产能扩张已出现过热苗头。聪明的投资者不妨采取定投策略,用时间熨平短期波动,分享行业成长红利。
放眼未来三至五年,新能源电池很可能是少有的"鱼多水阔"的赛道。那些埋头研发的电池工程师、日夜运转的智能生产线、排队进场的机构资金,都在为这个时代最确定的产业变革投票。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与其纠结短期涨跌,不如借道$广发国证新能源车电池ETF联接C(OTCFUND|013180)$这样的工具,以产业发展的视角做长期布局。 @广发基金 @天天基金创作者中心

#光交换机(OCS)成AI产业链新热点# #高盛称A股“慢牛”格局稳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