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电池ETF的持续大涨,背后是新能源汽车与储能需求的双重爆发。“现在还能买吗?”这是最近很多投资者都在问的问题。随着电池ETF(159755)和储能电池ETF广发(159305)等相关产品价格持续上涨,不少还没上车的投资者心里直痒痒,又怕追高被套。其实,投资不用总是追着价格跑,而是要看清楚背后的产业趋势。新能源产业正在从过去的“政策驱动”转向“技术-市场双轮驱动”的战略转型。这个转变很重要,意味着行业开始真正靠自己赚钱了,而不是靠补贴过日子。

先看看新能源汽车的情况。2025年1-8月,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962万辆,同比增长36.7%,渗透率已经达到45.5%。简单算一下就知道,差不多每卖出两辆车,就有一辆是新能源的。这说明消费者已经用真金白银接受了新能源汽车,市场从早期的政策推动变成了自发性需求。作为新能源车的“心脏”,电池产业直接决定着车辆的续航、安全和成本。8月份,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62.5GWh,同比增长32%。增长的不只是动力电池,储能领域更是爆发式增长。全球能源结构向可再生能源转型中,储能是解决新能源发电间歇性、波动性的关键环节。根据国家发改委和能源局印发的《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到2027年,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将达到1.8亿千瓦以上,带动项目直接投资约2500亿元。

任何行业如果只靠规模扩张,迟早会陷入价格战。电池行业之所以有持续的增长潜力,是因为技术还在不断进步。固态电池凭借更高的能量密度和更强的安全性,已经成为行业下一代的技术方向。产业方面,固态电池技术突破有序推进,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多数头部车企预计将在2026年实现装车,2027年进入小批量生产。宁德时代、比亚迪等企业已经在中试线建设阶段。除了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无钴电池等新型电池技术也在不断突破,有望在特定场景实现规模化应用。技术迭代不会停止,这为电池产业打开了更大的成长空间。
说到投资,个人投资者直接买股票风险较高,毕竟电池行业技术性强,变化快。通过基金投资可能是更好的选择,尤其是跟踪国证新能源车电池指数的电池ETF(159755),是目前市场上规模较大的电池主题ETF。对于习惯场外交易的投资者,可以考虑其场外联接基金 $广发国证新能源车电池ETF联接C(OTCFUND|013180)$。这类产品门槛低,买卖方便,而且分散投资,降低了个股风险。从长期表现来看,国证新能源车电池指数自2015年以来累计回报266%,大幅领先于其他新能源主题指数。估值方面,目前国证新能源车电池指数的市盈率接近历史中位数水平。随着业绩持续改善和技术突破预期升温,有可能形成“业绩+估值”双升的格局。
需要提醒的是:电池行业也存在一些挑战。海外贸易摩擦加剧可能会影响行业海外扩张。美国如果对储能锂电池增加关税,可能会对国内储能市场造成一定影响。行业竞争也在加剧。随着产能扩大,企业间竞争仍然较为激烈。市场总是有波动的,即使长期看好,短期也可能出现调整。所以投资一定要用闲钱,并且做好分散投资,不要把所有资金都压在一个板块上。
现在回到最初的问题:现在还能入场吗?如果你相信能源转型的大趋势,相信技术进步的力量,那么每一次调整都可能是长期布局的机会。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还在提升,储能市场才刚刚起步,固态电池等新技术还在不断突破。电池行业的未来,或比我们想象的更加光明。

#光交换机(OCS)成AI产业链新热点# #高盛称A股“慢牛”格局稳固# #三大指数集体调整 A股再迎牛回头?# #美联储降息25基点!政策重点转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