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10.13-10.17)申万电力设备指数变动-5.22%,在31个一级行业中排名倒数第6位,估值低、成长属性鲜明的属性让电力设备在震荡行情中被视为进攻板块,子行业板块中硅料硅片(4.29%)、光伏电池组件(1.08%)板块领涨表现亮眼,燃料电池(-12.38%)、风电零部件(-8.46%)、风电整机(-8.44%)、锂电池(-6.52%)回调明显。
储能方面,根据CNESA数据统计,2025年9月,国内新增投运新型储能项目装机规模共计3.08GW/9.08GWh,同比+166%/+200%,环比+7%/+15%。第三季度新增装机9.16GW/25.52GWh,同比+10%/+24%。前三季度新增装机规模达去年全年新增装机的74%。考虑到项目建设的周期,当前装机表现主要受前期136号文后政策未明的决策摇摆影响,但整体仍能维持稳中有进的表现,而从招投标的前瞻数据来看,新一轮的装机爆发有望陆续而至,2025年9月国内储能系统招标规模2.9GW/9.3GWh,同比+58.4%/+125.3%,EPC(含PC)招标规模创历史新高,达12.4GW/32.4GWh,同比+52.9%/ +47.3%,环比+21.3%/+4.3%,大型项目集中释放,新疆、宁夏等地出现多个GWh级以上规模的招标项目,各大主力地区为完成年度新能源消纳等考核指标,加速推进储能项目,叠加容量电价、辅助服务等政策加持,国内储能市场景气度持续旺盛。
锂电方面,根据工信部2026-2027年减免车辆购置税新能源汽车产品技术要求,以整备质量1000kg的纯电车型为例,在新的技术要求下车辆的能耗为10.1kWh/100km,整体的能耗降低13%,混动车辆的纯电续航里程则从43公里提升至100公里,新规支撑纯电车型渗透率以及单车带电量持续上升的趋势,活跃后续动力电池需求量。目前下游车企订单充足,储能市场持续景气,头部电池厂较高的开工率有望维持至四季度,部分储能电芯厂直到明年第一季度都将满负荷生产,上游锂电材料涨价诉求不断发酵,铁锂、负极出现订单外溢,隔膜开始上调出厂价格,六氟厂商达成共识,收紧账期并统一要求预付款;不进行低价销售。板块基本面如期兑现,后续核心仍需看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博弈。
光伏方面,本周行业自律会议再启,关于平台公司成立的消息不断,产业链受此影响,排产与价格出现波动,但整体进度与尺度仍在预期之内,围绕需求等核心问题的博弈仍存,目前板块仍难成为核心主线。本周多晶硅价格重心小幅上移,硅片环节排产实际情况或超过配额、价格已存在降价预期,国内多数企业在600-640w之间的组件低价竞争出货, 10月下旬随着下游采买热度的衰退,组件有小幅累库的风险,组件厂对采购成本的严控,电池片涨价落地受阻,短期依赖海外市场拉动,产业链整体仍缺乏活力。
展望后市,建议关注全年各大主线:全球能源转型带来的大储需求爆发;分布式光储开花、工商储能爆发带来的逆变器景气度修复;欧洲车市回暖、国内补贴支持带动电车需求活跃;成本差异、技术进步加速供需逐步平衡的锂电材料;光伏供给侧出清预期落实的拐点;固态、机器人等行业从主题交易逐步转变向产业落地。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建议投资者选择符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投资目标的基金。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请在购买前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基金法律文件。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