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9.15-9.19)申万电力设备指数变动3.39%,在31个一级行业中排名第3位,估值低、成长属性鲜明的属性让电力设备在震荡行情中被视为进攻板块,子行业板块中锂电池化学品(9.63%)、风电整机(7.16%)、燃料电池(4.68%)、风电零部件(4.41%)板块领涨表现亮眼。
储能方面,根据公开信息数据披露,2025年1-9月,中国企业海外储能合作签约189份,累计超19.6GW/208.09GWh,其中储能系统(176.2GWh)、储能项目(5.55GWh,含光储项目、风电配储项目等)、电芯(2.38GWh)。从地区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中东、澳洲、欧洲等地区,三大市场签约规模分别为54.13/40.97/40.29GWh,但观察竞争格局,行业有愈发分散的趋势,虽然头部企业表现持续强势,但仍有部分光伏、电力设备企业加速切入大储赛道,系统集成商竞争存在洗牌可能,当前供给紧缺、具备涨价催化的更多在上游电芯环节。
锂电方面,产业链上调本月排产,预计9月锂电池排产最终环比提升约10%,动力、储能市场备货需求以及海外发货节点叠加,预计10月底左右处于需求最顶峰时期,产销两旺带动涨价氛围活跃,负极、隔膜、六氟等环节均处于头部厂商满产状态,甚至有订单外溢至二三梯队的迹象,反内卷指引下价格可能存在上行空间。碳酸锂方面,锂矿复产时间尚未确定,但近期复产的可能性不大,由于国庆中秋双节临近,下游节前备库需求已开始体现,当前价格下采购积极性较高,7-7.5万元/吨之间波动可能为近期市场的主旋律。
光伏方面,国家标准委就《硅多晶和锗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等3项强制性国家标准公开征求意见,对于多晶硅方面,新版硅料一、二、三级能耗分别为5、5.5、6.4kgce/kg,较此前预期5、6、7.5kgce/kg显著收紧,同时三级标准已高于2024年行业平均电耗6.69kgce/kg,达不到能耗标准的存量产能后续可能被强制关停,政策方向与收紧力度均符合预期,同时本周产业链报价继续应声上涨,但消纳难题、装机高基数等影响短期内难以消除,产业链核心矛盾仍在于需求难以为继,若未有强硬的有效出清手段出台,光伏产业链将继续维持价格弹性有限且难以传导的窘迫。
展望后市,虽然电新各板块仍有较为可观的成长天花板,但当下供需格局、增速放缓等因素压制估值水平表现,行业各大环节的博弈也变得愈发复杂,对于板块的投资需要更加细致的跟踪。建议关注全年各大主线:全球能源转型带来的大储需求爆发;分布式光储开花、工商储能爆发带来的逆变器景气度修复;欧洲车市回暖、国内补贴支持带动电车需求活跃;成本差异、技术进步加速供需逐步平衡的锂电材料;光伏供给侧出清预期落实的拐点;固态、机器人等行业从主题交易逐步转变向产业落地。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建议投资者选择符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投资目标的基金。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请在购买前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基金法律文件。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