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4日,A股光伏板块迎来久违的放量飙升。截至早盘,千亿龙头隆基绿能强势涨停,股价创年内新高,天合光能、晶澳科技、通威股份等组件企业盘中跟涨超6%,光伏50ETF(516880)单日涨幅一度突破6%。这一轮上涨并非孤立事件,自9月24日以来,光伏板块累计涨幅已超8%,若从4月的年内低点计算,反弹幅度高达45%。市场情绪的升温源于基本面的边际改善:产业链价格自9月起企稳回升,多晶硅料、硅片、电池片及组件价格普涨,推动光伏指数当月涨幅超13%。与此同时,资金加速布局,光伏龙头ETF(516290)近4个交易日净流入资金2459万元,显示市场对行业困境反转的预期持续强化。
行业基本面的修复得益于供需格局的优化。供给端,政策层面对“内卷式”竞争的治理进入实质阶段。国家发改委与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治理价格无序竞争维护良好市场价格秩序的公告》,明确要求整治低价倾销;工信部近期亦召开光伏企业座谈会,拟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据业内权威人士透露,相关主管部门即将出台《关于加强光伏产能调控的通知》,旨在通过标准提升倒逼高能耗、低效率产能退出。需求端则呈现“内外双热”态势。国内方面,2025年上半年光伏新增装机212.21GW,同比增长107%;海外市场更是亮点频现,9月至今中国光伏企业累计签署近25GW订单,覆盖沙特、伊朗、巴基斯坦等中东和南亚市场,项目类型包括电站总承包、组件生产基地建设及采购等。这种订单放量不仅缓解了国内需求阶段性放缓的压力,更彰显中国光伏企业的技术输出优势。
消息面的催化与技术创新形成共振。政策层面,“反内卷”已获高层定调,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明确要依法治理低价无序竞争,而行业协会推动的组件投标价不低于0.68元/瓦的倡议,正引导价格向合理区间回归。技术层面,N型电池市占率突破75%,TOPCon、HJT、BC等高效技术加速商业化。隆基绿能HIBC技术实验室效率达27.81%,爱旭股份BC组件在欧洲分布式市场溢价超15%,技术创新不仅提升产品差异化,更推动成本下降。企业端,头部公司通过“出海”模式优化全球布局,如天合光能在印尼建设TOPCon工厂,隆基绿能参与沙特NEOM项目,实现“光伏+储能”度电成本0.15元。这些举措有效对冲贸易壁垒风险,为盈利修复开拓空间。
在此背景下,$银华中证光伏ETF发起式联接C$(012929)为投资者提供了一键布局光伏产业机遇的高效工具。该基金跟踪中证光伏产业指数,覆盖硅料、硅片、电池、组件等全产业链龙头,前十大成分股包括隆基绿能、通威股份、阳光电源等具有技术护城河的企业。其指数化投资策略可分散单一环节波动风险,同时捕捉技术迭代与全球化红利。基金费率结构具备长期优势,管理费0.15%、托管费0.05%,仅为市场主流费率的三分之一。近期业绩亦显韧性,近一月涨幅3.55%,超越75%的同类产品。随着政策端产能调控深化、需求端海外订单放量,光伏行业供需结构有望迎来实质性改善,头部企业或将率先受益于盈利修复。对于看好能源转型主线的投资者,当前板块的强势反弹或标志右侧拐点已至,通过定投或分批加仓此类指数基金,可有效平滑波动,分享行业从“成本竞争”迈向“价值创造”的长期红利。#稀土价格暴涨37%!稀土板块狂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