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玩理财还内耗呢#
#汇财友道#
我是B,应卷尽卷派,但“卷”不代表瞎忙活,我们的努力都有明确方向。聊资产配置时,从不会盲目分散:能接受20%回撤就多配权益类,想稳赚就侧重债券+黄金;经济复苏期加配周期股,滞胀期就增配消费+贵金属。有个做外贸的大哥,去年发现海外需求下滑,立马把出口企业股票换成内需消费股,“卷归卷,得跟着市场节奏来,瞎卷只会白费力”。
我们也不排斥躺平派的定投,但总觉得“不够极致”。“不是定投不好,是得选对标的、控好节奏”,有个常年研究指数的朋友,连定投都要“卷”,对比十只宽基指数历史收益,算不同定投频率的收益差,还会根据估值高低调整金额,“估值低时多投点,高时少投点,这样才能把收益拉满”。
最近电池板块的热度直接拉满,政策利好一个接一个,技术突破的消息又不断刷屏,不少人看着噌噌上涨的行情犯了嘀咕:这波涨势到底是短期炒作的昙花一现,还是能稳住的长牛起点?
可能有人会揪着“产能过剩”说事儿,但现在的情况早不是“全面过剩”,而是“结构性分化”:低端产能利用率确实低,但高镍三元、磷酸锰铁锂这些高端产品根本不够卖,2025年国内动力电池出货量预计突破950GWh,较2020年增长近4倍,优质产能根本不愁消化。加上电池回收市场正在崛起,2030年规模预计超1200亿元,形成“生产-回收-再利用”的循环闭环,行业韧性只会越来越强。
再看资金和机构的态度,也能说明问题。现在市场里的钱都在找“确定性+成长性”的标的,电池行业刚好踩中这两点——政策给了确定性,技术和需求给了成长性。机构早把四季度投资主线定调为“拥抱业绩与政策确定性、聚焦动力与储能双引擎、布局下一代技术革命”,这可不是短期投机的思路。
总结下来就是:电池行情根本不是短期炒作,政策端的系统性支持提供了“安全垫”,技术端的代际突破打开了“增长天花板”,需求端的爆发式增长又给了“续航力”。2025年市场规模预计达1.85万亿元,到2030年更是有望突破4.2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能稳定在18%-22%。
所以不用纠结是不是昙花一现了,这波政策与技术双轮驱动的行情,更像是长牛的“启动键”。只要新能源替代、储能建设这些长期逻辑不变,技术迭代持续推进,电池行业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对普通人来说,与其猜短期涨跌,不如盯着技术突破的关键节点和需求数据,借着$汇添富中证电池主题ETF发起式联接C$ 慢慢布局,才能真正接住这波长牛红利。@汇添富基金

#晒收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