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港股科技迎来一波回调,但我认为现在的配置性价比反而越来越高。
现在不管是产业趋势、政策支持,还是未来发展方向,核心都绕不开科技。你看AI商业化正在全面爆发,大模型都用到广告、游戏、云计算里了,实实在在帮企业降本增效;半导体国产替代越跑越快,中芯国际这些企业的先进制程都在突破;还有新能源汽车、AI医疗这些赛道,全是未来几年的高景气领域。政策层面更不用说,“十四五”“十五五”规划都把科技创新当成重点,从资金到资源都在往科技领域倾斜,硬科技、新兴产业全是支持的核心方向。说白了,科技就是未来经济增长的“发动机”,这个大趋势根本没变。
估值也是港股科技现在最香的地方,现在很多市场的科技股都不便宜,A股科技类指数平均PE都到60多倍了,科创50更是飙到100多倍,而港股通科技指数PE才25倍左右,还处于近五年37%的分位,比A股便宜了快3倍 。跟美股比也有优势,纳斯达克100指数PE都在30倍以上,港股科技才是它的六成左右,相当于优质科技资产在“打六折” 。更关键的是,港股科技里全是龙头硬货,腾讯、阿里、中芯国际这些公司,要么现金流厚实,要么技术壁垒高,现在业绩还在回暖,腾讯上半年营收增长14%,阿里净利润更是大增300%多,这种“又好又便宜”的机会可不多见。
可能有人会说,那它还在跌啊?其实回调不是坏事,反而把估值压得更有吸引力了。现在南向资金一直悄悄加仓,就是看中了这种估值洼地的机会。想想看,产业风口就在这,政策支持给足了,公司本身业绩也在好转,只是短期市场情绪导致估值被低估,这种“基本面好+估值低”的组合,往往就是反转的前兆。
所以真不用被短期回调吓住,港股科技现在就是“好赛道+低估值”的双重优势叠加。对于想长期布局的朋友来说,现在趁着回调慢慢关注、分批布局,相当于用便宜的价格买未来的核心资产,等市场情绪回暖,估值和业绩双重修复,收益自然就来了,毕竟,好资产的低价窗口,从来都不会一直打开。@广发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