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指失守4000点!全面牛市何时到来?# $广发恒生科技ETF联接(QDII)C$ 三大黄金赛道领衔:广发恒生科技ETF联接(QDII)C的布局底气与增长逻辑
在全球科技产业迭代与政策红利共振的浪潮中,港股科技板块正从估值洼地崛起,成为捕捉新质生产力红利的核心阵地。广发恒生科技ETF联接(QDII)C作为精准跟踪恒生科技指数的工具型基金,聚焦AI全产业链、智能驾驶与新能源车、新消费科技三大高景气赛道,凭借“硬科技+强兑现”的双重优势,为普通投资者打开了分享科技成长的便捷通道,其背后的赛道选择逻辑值得深度解析。
AI全产业链:政策+技术双轮驱动的确定性龙头
作为恒生科技指数权重占比超60%的核心赛道,AI全产业链无疑是最具增长潜力的布局方向。政策层面,“十五五”规划将AI列为新质生产力核心,香港推出30亿港元AI专项资助与100亿港元创科引导基金,为行业发展扫清障碍;技术端,国产大模型进入应用爆发期,腾讯混元、阿里通义千问等已落地200余个行业解决方案,小米、联想等企业通过AI硬件实现技术商业化落地,打开C端市场空间。更关键的是,恒生科技指数中20家成分股入选摩根士丹利China AI 60名单,权重占比近90%,深度绑定全球AI创新浪潮。当前板块PE-TTM仅21.5倍,处于历史20%分位,而2025年预期EPS增速达43%,低估值叠加高增长,有望催生戴维斯双击行情。
智能驾驶与新能源车:渗透率+出海双引擎发力
随着新能源车渗透率突破40%,智能驾驶成为港股科技板块的第二增长曲线,该赛道在指数中权重占比约25%,成长动能持续强劲。技术层面,比亚迪“天神之眼”智驾平台、地平线车规芯片实现国产替代,小米汽车凭借生态优势切入市场,首款车型订单超预期,L2+智能驾驶功能搭载率已从2023年的35%升至2025年的60%,推动硬件迭代与软件订阅收入双增长。出海方面,欧洲、东南亚市场成为新增长点,比亚迪2025年海外销量同比激增150%,舜宇光学车载镜头全球市占率超30%,受益于激光雷达普及,估值从低谷20倍修复至30倍。当前板块整车企业PS仅1.2-1.8倍,显著低于特斯拉的4.2倍,市场对其智能化溢价和规模效应的低估,恰恰孕育了估值修复空间。
新消费科技应用:消费复苏+模式升级的稳健选择
覆盖本地生活、在线旅游、智能家居等领域的新消费科技赛道,以35%的指数权重成为板块“压舱石”,兼具成长性与稳定性。消费复苏背景下,国内“提振内需”政策加码,服务消费增速达15%,高于商品消费,携程等在线旅游平台订单量持续回暖;智能家居渗透率提升至35%,海尔智家AI家电产品线营收增长25%,成为消费升级的核心载体。商业模式升级更添增长韧性,美团通过AI优化配送效率,单均成本下降10%,泡泡玛特依托AR技术开发虚拟收藏品,打开元宇宙消费场景。从估值来看,美团、携程等平台企业自由现金流收益率达5%-8%,高于纳斯达克同类型公司,现金流稳定性带来的安全垫,使其在市场震荡中更具抗跌性。
三大赛道的协同发力,让恒生科技板块形成“高增长+稳底盘”的均衡格局。广发恒生科技ETF联接(QDII)C紧密跟踪指数,一键覆盖腾讯、阿里、比亚迪等核心龙头,无需投资者费心选股,10元起投的低门槛更降低了参与门槛。当前南向资金持续流入,2025年上半年净流入超3900亿港元,70%流向恒生科技成分股,叠加MSCI中国指数纳入更多港股科技标的带来的被动资金加持,板块流动性与估值修复动力充足。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无需纠结短期市场波动(如11月14日恒生科技相关标的普遍回调),应聚焦长期趋势——政策持续赋能、技术不断突破、业绩稳步兑现,三大赛道的成长逻辑并未改变。通过定投广发恒生科技ETF联接(QDII)C,以分批买入摊薄成本,用1-3年的长期视角穿越震荡,方能充分分享AI革命、智能出行与消费升级带来的长期红利,在科技赋能万物的时代把握确定性增长机遇。@广发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