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1-12 13:03:16 股吧网页版 发布于 黑龙江
恒生科技怎么看,调整后还有机会吗?


#恒生科技怎么看#

$广发恒生科技ETF联接(QDII)C$

平时工作比较忙,所以我投资基金的核心诉求很简单:省心、靠谱、能跟着长期趋势赚点钱。前段时间加仓了一些恒生科技相关的指数基金,没想到赶上一波持续调整,目前是小亏的状态。起初我也是有些苦恼,觉得自己运气特别差,但是冷静下来后,我又觉得这轮调整也并非坏事。港股科技后续到底有没有机会?作为持仓者,我想从普通人的视角聊聊我的看法。(自选图在文末哦)

Chapter 1 小亏只是短期波动,核心逻辑没改变

我自己是在9月下旬加仓了广发恒生科技ETF联接(QDII)C(012805),在十一假期结束后,无论A股还是港股的科技板块都迎来了调整,先说清楚,我自己认为短期波动真的不值得大惊小怪。对上班族来说,投资基金本来就该用闲钱,我加仓的资金都是短期内用不到的,5.63%的回撤完全在我的风险承受范围内。而且比起这只基金近一年22.85%的涨幅,这点短期波动就像大海里的小浪花,根本影响不了长期收益趋势。

更重要的是,恒生科技的核心逻辑没因为震荡而改变。这只基金跟踪的恒生科技指数,成分股全是咱们耳熟能详的科技龙头——腾讯、阿里、京东、百度这些企业,哪一个不是有实打实的业绩支撑?尤其是AI相关业务,已经从概念变成了真金白银的盈利来源。这些企业还在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其硬实力可不是短期震荡能削弱的。

对普通人来说,投资最忌讳的就是“追涨杀跌”。市场调整时恐慌抛售,往往会错过后续的反弹行情。我更愿意把这波震荡看作是市场给的“打折福利”,现在的恒生科技指数PE才23倍,处于2020年以来的35%分位,简单说就是比过去7年里65%的时间都便宜,这种性价比在优质资产里可不常见。

Chapter 2 多重利好加持,港股科技上涨动力很足

如果说企业基本面是底气,那近期的各种利好就是恒生科技后续上涨的“助推器”,作为普通投资者,我虽然不懂复杂的宏观分析,但这些看得见的利好的确实实在在的信心来源。

第一、资金面持续“补血”,聪明钱都在抄底

资金流向从来不会说谎。截至2025年11月10日南向资金净买入港股已经超1.3万亿港元,创了年度历史新高,其中科技板块的成交占比都升到30%了,成为资金重点配置的方向。北向资金也没闲着,最近一个月净买入港股科技板块超600亿港元,相当于每天都有20亿资金进场扫货,后续还有很大的加仓空间。这些“聪明钱”都在震荡时大举买入,咱们普通投资者没必要跟市场对着干。

第二、宏观环境暖风频吹,流动性宽松托底

对港股科技来说,宏观环境的变化太重要了。美联储10再次降息25个基点,市场预计年内还有降息空间,美元走弱后,港币汇率压力缓解,外资回流港股的动力会更强。而且人民币升值预期越来越明显,从历史经验看,人民币升值周期里,港股成长风格往往更占优,恒生指数的年化收益率甚至比A股还高。

国内的政策也在发力,“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加上财政刺激,能有效改善企业盈利预期。并且还提出“科企专线”支持中概股回流,推动港股人民币交易柜台纳入“股票通”,这些举措都能提升科技股的流动性,让市场更活跃。

第三、AI商业化加速,成为核心增长引擎

现在科技板块的核心看点就是AI,而港股科技龙头正好踩在了这个风口上。腾讯、阿里把AI和游戏、金融科技、云计算深度融合。根据Omdia报告,中国AI云市场在2024年规模为208.3亿元,2025年预计达518亿元,市场进入爆发期;在2025年上半年的中国AI云市场中,阿里云占比35.8%,市场份额高于2到4名的总和。四季度又是AI服务器采购旺季,这些科技巨头的订单交付,很可能带动相关个股大幅上涨。

而且国产算力替代正在加速,阿里、百度的自研芯片已经开始替代英伟达H20,还拿到了运营商的十亿级订单,形成了“自研+外部输出”的闭环。中信证券预测,2025年下半年科技板块净利润增速能达到20%,其中AI业务贡献的增量会超过30%,这可是实打实的增长动力。

Chapter 3 选对基金很关键,广发这只产品适配上班族

看好恒生科技的大方向,更要选对合适的投资工具。作为没太多时间盯盘、研究个股的上班族,广发恒生科技ETF联接(QDII)C(012805)真的戳中了我的需求,这也是我坚定持有的重要原因。

第一、基金经理经验过硬,指数投资更靠谱

这只基金的基金经理刘杰,简直是指数投资领域的“老司机”。从2014年就开始管理指数基金,至今已经十几年了,不仅管过A股的沪深300、创业板ETF,还操盘过纳斯达克100、恒生消费等QDII产品,横跨A股、港股、美股三大市场,经验太丰富了。

指数基金的核心就是跟踪精准,刘杰管理过多只科技类指数基金,对恒生科技指数的成分股调整、行业轮动都很熟悉,能更好地控制跟踪误差。对上班族来说,不用猜基金经理的投资思路,跟着指数长期持有,反而更省心、更稳健。

第二、费率低门槛低,普通人也能轻松投

作为精打细算的上班族,基金费率我一直很看重。这只基金的管理费率0.5%、托管费率0.1%、销售服务费率0.2%,加起来才0.8%,在同类产品里算很低的了。而且C类份额没有申购费,持有满7天还免赎回费,平时想小额加仓、调整仓位都不用心疼手续费,特别适合定投或者分批加仓。

门槛也特别友好,10元就能起投,上班族每个月发工资后,拿出几百块闲钱定投,既能强制储蓄,又能分享科技板块的成长红利,不用承担太大的资金压力。

第三、基金公司实力雄厚

选基金也要看基金公司的实力,广发基金现在管理规模已经达到15425亿元,稳居行业前列,属于“万亿俱乐部”成员。头部基金公司的投研团队更强大,能提供更专业的指数跟踪、风险控制服务,不用担心因为公司实力不足影响基金运作。

而且从QDII基金的整体趋势来看,2025年三季度QDII基金规模已经达到7559亿元,环比增长30%,其中港股相关的QDII基金业绩表现居前,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通过QDII基金布局港股科技,这也从侧面说明这类产品的认可度在提升。

第四、指数基金天然分散风险,省心又安心

对没时间研究个股、怕踩雷的上班族来说,指数基金的分散风险优势太关键了。这只基金跟踪的恒生科技指数,成分股覆盖互联网平台、电商、AI、云计算等多个科技细分赛道,资金不是押注单一个股,而是分散到几十家优质科技企业。就算某一家公司出现短期波动或突发风险,也不会对基金净值造成大幅冲击,能有效规避个股黑天鹅。不用像炒个股那样时刻提心吊胆,符合上班族“省心投资”的核心需求。

Chapter 4 震荡是机会,长期持有更从容

经过这几年的成长,我投资基金的心态变得越来越平和:不追求一夜暴富,只希望跟着优质资产长期成长。港股科技近期的震荡,虽然让我暂时浮亏,但也让我看到了更划算的买入价格。无论是从资金面、宏观环境,还是企业基本面来看,恒生科技后续的上涨逻辑都很清晰,而AI商业化的持续推进,会成为重要的催化剂。

广发恒生科技ETF联接(QDII)C(012805)凭借优质的持仓、经验丰富的基金经理、低廉的费率,成为我布局恒生科技的首选。对上班族来说,与其在震荡中恐慌,不如静下心来长期持有,用时间换空间。毕竟优质科技资产的价值不会因为短期波动而消失,反而会在震荡后更加凸显。

后续我还会继续逢低分批加仓,用闲钱定投的方式摊薄成本、降低风险。相信等到市场回暖,这只基金能给我带来不错的回报,也希望更多上班族能看清长期趋势,抓住港股科技的投资机会,不用被短期震荡吓倒,从容享受长期投资的红利。(本文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广发基金





郑重声明:用户在基金吧/财富号/股吧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