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16 18:16:41 天天基金网页版 发布于 天津
创新药反弹,新一轮行情要来了吗?

近期市场受宏观扰动影响表现不佳,医药板块尤其是创新药的调整引发了众多投资者的担忧:持有两个月不见收益,看着其他板块上涨难免焦虑,当前调整是否到位?未来还有没有机会?本文结合方正证券首席医药分析师周超泽的专业观点,从短期行情、长期逻辑、投资策略等维度,为普通投资者拆解创新药的投资价值。

一、先看现状:创新药调整了多久?

幅度有多大?

自今年9月起,创新药板块开启回调,至今已持续近两个月,不同市场和标的的调整幅度存在差异,具体可从“指数”和“个股”两个维度来看:

指数层面:A股中信医药指数回调约7%,港股相关创新药指数回调更明显,达16.64%,(医药生物指数000808下跌7.49%,港股通创新药指数987018下跌16.64%,统计区间20250908-20251014,数据来源:Wind)主要因为港股创新药指数聚焦“纯创新药企业”,波动本身更大。

个股层面:龙头股平均回调幅度在25%-30%,部分龙头股自9月初以来回调已达20%(相当于“打八折”)(统计区间20250908-20251014,数据来源:Wind),远超指数调整幅度,这也让不少投资者体感“跌幅更明显”。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回调并非创新药基本面恶化,而是短期因素导致的情绪性调整,核心原因可能有两个:

1.缺乏上涨催化剂:此前创新药上涨的核心逻辑是“创新药出海(BD,即专利对外授权)”,今年上半年中国创新药海外BD总金额超51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近4000亿),超过去年全年,甚至达到新能源汽车的出海量级。但7-8月后,大额BD订单进入“空窗期”,市场情绪缺乏支撑。(资料来源:医药魔方《2025H1医药交易趋势报告》)

2.资金被分流:9月指数加速上涨时,资金主要流向科技、有色等板块,医药行业未获得更多资金倾斜,进一步放大了调整幅度。

二、关键判断:当前调整是否到位?

是“黄金坑”吗?

要判断调整是否到位,不能只看跌幅,更要结合“估值水平”和“行业基本面”的匹配度,答案其实很明确:当前创新药的估值与基本面严重不匹配,存在明显的修复空间。

1.估值处于历史低位:虽然指数有回调,但对比历史高点,当前估值仍处于“地板价”——A股申万医药指数较2021年2月历史高点仅65%,港股纯创新药指数较2021年6月历史高点仅为60%。(数据来源:Wind)而如今的创新药行业,无论是出海能力还是国内政策支持,都比2021年时更强,基本面更好。

2.短期情绪或已充分消化:龙头股20%-30%的回调,已经消化了此前市场对BD的乐观预期,且当前公募基金对医药行业的配置比例处于相对低位(最高峰2020年二季度约19%,2023年三季度最低约6%,今年虽有回升但三季度又减仓,当前持仓不拥挤)(资料来源:Wind),后续资金入场空间充足。

3.利好催化剂即将落地:调整后,创新药很快会迎来多个明确的“行情助推器”,不用长期等待:

本周末(10月17日-21日):欧洲肿瘤内科学会年会(ESMO)召开,这是全球三大核心医药学术会议之一,会后会发布大量新药关键数据,历史规律显示,这类会议后往往会有BD订单落地。

11月:国家医保谈判+国内第一版创新药商保目录落地,商保将成为创新药支付的新增量,解决高价药“进不了医保”的难题。

明年1月:美国摩根大通生物医药产业峰会(JPMorgan Healthcare Conference)召开,这是全球最核心的医药产业峰会,各大药企会发布年度战略,也是BD交易集中谈判期,将为明年行情定调。

三、长期逻辑:为什么说创新药值得长期关注?

短期看有反弹机会,长期看创新药的成长逻辑更扎实,核心源于“国内政策支持”和“海外出海突破”的双重支撑,彻底摆脱了此前依赖国内医保的单一局限。

1.创新药“量质双升”,实力获全球认可:中国创新药已从“跟跑”转向“领跑”——2024年中国首发进入临床的创新药达740多个,10年累计4382个,均为全球第一;且不再是简单的“快速跟随”,近几年“疗效更优(Me-better)”“全球首创(First-in-class)”的药物占比持续提升。更关键的是,今年已有一些未盈利的龙头Biotech首次实现全面盈利,标志着行业从“烧钱研发”进入“盈利兑现”阶段。

2.出海路径打开,成“关税避风港”:创新药出海的BD模式(专利授权)和传统货物出口不同,不涉及实体贸易,不受关税影响,在当前地缘政治扰动下反而有“避风港”属性。比如今年4月地缘扰动后,创新药板块仍走出翻倍行情。且中国创新药“又快又好又便宜”,能帮美国大药厂降本增效,还能让美国民众用上低价好药,这种双赢合作很难被限制,也侧面证明中国创新药的全球竞争力。

3.国内支付端“补位”,商保潜力巨大:过去创新药主要依赖医保,但医保定位是“保基础”,无法覆盖所有高价药。今年四季度即将发布的“创新药商保目录”,将填补这一空白——企业可同时申报医保和商保,高价药即使进不了医保,也能通过商保在国内销售。过去商保对创新药的年支付仅约100亿,未来有望追上甚至超过医保(当前医保年支付超1000亿),成为创新药企业的重要增量。

四、投资策略:不同风险偏好,该选哪些标的?

普通投资者不用纠结个股,通过指数基金关注创新药或是更稳妥的选择,可根据自身风险偏好选择:

此外,很多投资者关心的CXO(创新药产业链服务商),当前也迎来机会:过去压制CXO的因素(低质量订单减少、海外订单担忧、Biotech融资难)均在改善,Biotech通过BD赚钱后研发投入增加,CXO订单回暖,且中国CXO服务质量全球顶尖,份额持续提升,投资逻辑已从“估值修复”转向“业绩驱动”,适合追求稳健收益的投资者。

五、总结:当前是关注创新药的好时机吗?

答案是肯定的,核心理由可概括为三点:

1.调整充分:近两个月的回调,时间和幅度均达历史中等水平,估值(A股65折、港股6折)与基本面(出海+商保)不匹配,修复空间明确。

2.催化明确:本周末ESMO会议、11月医保+商保、明年1月JPMorgan峰会,都是看得见的利好节点,后续行情有支撑。

3.长期无忧:创新药的底层逻辑是“人类对健康的永恒追求”,中国创新药已实现“量质双升”,双重支撑下长期成长空间确定。

风险提示:

温馨提示:周超泽 S1220523070003方正证券《医药生物:关税战再次来袭,仍然坚定看好创新产业链长牛行情》-2025年10月12日;投资需谨慎,观点仅供参考

投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是一种长期投资工具,其主要功能是分散投资,降低投资单一证券所带来的个别风险。基金不同于银行储蓄等能够提供固定收益预期的金融工具,当您购买基金产品时,既可能按持有份额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损失。

您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请仔细阅读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说明书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产品法律文件和本风险揭示书,充分认识本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认真考虑本基金存在的各项风险因素,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

根据有关法律法规,银华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做出如下风险揭示:

一、依据投资对象的不同,基金分为股票基金、混合基金、债券基金、货币市场基金、基金中基金、商品基金等不同类型,您投资不同类型的基金将获得不同的收益预期,也将承担不同程度的风险。一般来说,基金的收益预期越高,您承担的风险也越大。

二、基金在投资运作过程中可能面临各种风险,既包括市场风险,也包括基金自身的管理风险、技术风险和合规风险等。巨额赎回风险是开放式基金所特有的一种风险,即当单个开放日基金的净赎回申请超过基金总份额的一定比例(开放式基金为百分之十,定期开放基金为百分之二十,中国证监会规定的特殊产品除外)时,您将可能无法及时赎回申请的全部基金份额,或您赎回的款项可能延缓支付。 

三、您应当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额投资和零存整取等储蓄方式的区别。定期定额投资是引导投资者进行长期投资、平均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但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者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

四、特殊类型风险提示:请投资者关注标的指数波动的风险以及ETF(交易型开放式基金)投资的特有风险。联接基金投资于标的ETF,请投资者关注联接基金跟踪偏离风险、与目标ETF业绩差异的风险、其他投资于目标ETF的风险、跟踪误差控制未达约定目标的风险等联接基金投资的特有风险。

部分基金选择将部分基金资产投资于港股通标的股票,或选择不将基金资产投资于港股通标的股票,基金资产并非必然投资港股通标的股票。基金资产投资港股通标的股票可能使本基金面临港股通交易机制下因投资环境、投资标的、市场制度以及交易规则等差异带来的特有风险,包括港股市场股价波动较大的风险(港股市场实行T+0回转交易,且对个股不设涨跌幅限制,港股股价可能表现出比A股更为剧烈的股价波动)、汇率风险(汇率波动可能对基金的投资收益造成损失)、港股通机制下交易日不连贯可能带来的风险(在内地开市香港休市的情形下,港股通不能正常交易,港股不能及时卖出,可能带来一定的流动性风险)等。具体详见基金招募说明书中“风险揭示”章节。

五、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本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银华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提醒您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您自行负担。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基金销售机构及相关机构不对基金投资收益做出任何承诺

六、本基金由银华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及约定申请募集,并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证监会”)许可注册。本基金的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说明书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已通过中国证监会基金电子披露网http://eid.csrc.gov.cn/fund和基金管理人网站www.yhfund.com.cn进行了公开披露。中国证监会对本基金的注册,并不表明其对本基金的投资价值、市场前景和收益作出实质性判断或保证,也不表明投资于本基金没有风险。

郑重声明:用户在基金吧/财富号/股吧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