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周全指医药卫生指数下跌0.83%,上证综指上涨1.19%,医药大幅跑输上证综指。上周A股整体小幅上涨成交缩量。
国内宏观政策方面,一季度宏观经济增长平稳,内需持续修复,社零增速上行,限额以上的耐用品增速提升最明显。三月出口数据超预期,贸易顺差强于2024年第四季度均值,对拉美地区出口增速修复最为显著。3月出口增速的超预期回升既是基数的回落所致,更是由于抢出口的重现。往后看,预计出口受关税冲击有所回落,而对美国与非美、豁免产品与非豁免产品的出口将呈现出显著的分化。
上周医药总体平淡,市场情绪出现阶段性降温,风格节奏上除受大盘系统性影响较大外,子版块轮动特征较为明显,上上周受风格因素影响上涨较多的血制品行业上周出现回调,上上周大幅下跌的CXO又有所上涨,但创新药产业链依旧是市场热点,部分Biotech个股涨幅较大。从子行业来看,上周医美、化学原料药、CXO、中药、药店等大幅跑赢全指医药卫生指数。
2025年4月15日,特朗普政府签署了一项新行政命令,重估通货膨胀消减法案(IRA),延长美国小分子药物参与时间,同时增加药品进口、加速仿制药和生物类似物审批。市场对于药物受关税影响的担忧减轻,CXO小幅上涨,而创新药药剂个股,尤其是小分子创新药以及仿制药生物类似物出海公司涨幅较大。周末四川省发文单独进行电生理集采。划分曾中选和非曾中选产品,满足价格要求即可中选,带量在历史采购量80%或以上,整体较为宽松。
从去年年底医保谈判对创新的鼓励超预期到鼓励发展商业医疗保险,整体政策都表现为对创新药和创新医疗器械的坚定支持。从二级市场层面看,创新药尤其是有出海管线和出海预期的创新药药剂个股在今年以来受到市场更多的关注。创新药的行情是否具有持续性,其核心在于中国创新药资产的价值重估,中国创新药公司产业是否将面对星辰大海的新征途。
产业层面,中国创新药进入高质量发展的3.0 时代,正在经历全球竞争力与商业化盈利的双重验证。MNC加速引进高性价比国产创新药,截至今年2月国产创新药达成license out交易数量约22项(同比+29%),披露总金额超过101.83亿美元,交易量已经超去年全年的40%,占全球交易量的20%以上,而扣除China deal,全球其他区域交易量显著下滑。得益于工程师红利和效率优势,国产创新药依然是价值洼地,人均临床研究成本仅为MNC的30-50%,使得MNC越来越倾向于在同靶点产品中选择中国资产,国内创新药产业的竞争力具有持续性。
从结果看,2025年成为中国创新药海外爆品爆发的元年,大量峰值过30-50亿美金的品种浮出水面,中国地位难替代。产业的趋势是股价走势的最重要原因之一,我们依旧看好创新药产业,也看好创新药产业链的投资价值。

【关联产品】
$银华中证创新药产业ETF发起式联接C(OTCFUND|0127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