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11 13:58:23 天天基金iPhone版 发布于 福建
我家乡的山珍为何今年如此便宜?

#分享国庆见闻,晒收益,瓜分好礼!# 秋意渐浓,金风送爽,又到了大雁南飞的时节。每年这个时候,无论工作在忙,都要抽空回到江苏南部的家乡。不为别的,就为那一口深藏于味蕾记忆中的至鲜——山珍雁来蕈。


家乡地处丘陵,每当几场秋雨过后,松林下、茅草丛中,便会悄然冒出许多深褐色的小伞状蕈子,这便是雁来蕈。它其貌不扬,甚至有些“丑”,在菌类里并不起眼,却是我心中无可替代的山间精灵。记得小时候,雨后跟着大人上山,在松针的清香里,不一会儿就能采到一小篮。那时只觉得它鲜美无比,是餐桌上的惊喜。后来才知道,这不起眼的小蕈子,竟是历代文人雅士的心头好。苏东坡晚年卜居江南时就对它偏爱有加,一再称道“绝佳”;汪曾祺先生更是赞其“鲜得连眉毛都掉了”,堪称江苏最傲娇的山珍之一。

雁来蕈的珍贵,不仅在于其独特的美味——带着松针的清香,脆嫩爽滑,无论炖汤、炒菜还是熬制成酱,都能让寻常菜肴升华至“人间第一鲜”的境界——更在于它极高的营养价值。它富含对人体有益的菌质,能强身健体、益肠胃、止痛、理气化痰、驱虫,甚至对调节新陈代谢、帮助消化、降低血压和胆固醇、以及对抗糖尿病和癌症等都有特殊功效。遗憾的是,这种大自然的馈赠,迄今仍无法实现人工培植,完全依赖野生。加之随着山区的开发,许多松林被茶园、果园取代,松树少了,雁来蕈的产量也大不如前。物以稀为贵,它的身价自然水涨船高。记忆中,往年上市时,价格少则每斤四五十元,高峰时甚至接近百元,个头小的因为更鲜嫩,价格更贵。在溧阳、宜兴这些主产地,它早已是名副其实的“山珍”,每公斤收购价有时能到160元,景区周边沿路叫卖甚至能飙升至每公斤上百元。如此高价,让这山珍成了许多人尝鲜的奢侈品,每年买上一些,几乎成了一种仪式感,是犒劳自己、品味秋意的时节限定享受。


然而,今年国庆假期回乡,早上走进熟悉的菜市场,雁来蕈的价格却让我大吃一惊,品相上乘的竟然只要35元/斤!这价格,几乎只有往年最低价的一半,与记忆中的高峰价比,更是天壤之别。摊贩一脸无奈地叹息:“没办法啊,形势不好,卖不出价钱。你看往年那些能卖上千块一斤的高档茶叶,今年价格都不到一半了。这样下去,上山采蕈的积极性都没了,人工费多贵啊。”趁着难遇的价廉机会,我购入一筐,刚好百元。

.拎着沉甸甸的收获在市场里兜转,心情却有些复杂。高档茶叶与雁来蕈,是家乡引以为傲的两大知名特产。往年,它们身价不菲,特别是高档茶,很大一部分消费动力来自礼品市场。如今两者价格双双创下多年新低,这绝非偶然。细细观察,蔬菜价格依然坚挺,西红柿、黄瓜、茄子这些日常所需,售价甚至感觉比上海还要略高一些。这强烈的对比,像一面镜子,清晰地折当下经济不振的现实。高档茶和雁来蕈,某种程度上具有“晴雨表”的指标意义。它们并非柴米油盐般的生活必需品,而是人们追求生活品质、用于社交馈赠的“升级消费”。经济下行,收入预期不稳,首先受到冲击的,往往就是这类非刚需、特别是高溢价的消费。如同今年贵州茅台酒市价的下挫一样,根源都在于经济大环境的变化。高档礼品茶的需求端萎缩了,之下,人们可能退而求其次选择中低档茶叶,后者反而影响不大。至于雁来蕈,作为大自然的产物,年产量大致恒定,今年价格的大幅回落,主因显然是人们消费意愿不强了。当钱包收紧,对美味的追求也要让位于更基本的开销,这种“山珍”的需求自然下滑。

拎着这筐“便宜”的雁来蕈回家,心里五味杂陈。一方面,能以低价买到心仪的美味,确有小确幸;另一方面,这低价背后折射的消费疲软,又让人感到一丝寒意。“消费‘成绩’都已经这么差了,”不禁自问,“难道未来还能更差?不至于吧?” 环顾四周,其实政策层面已经在发力。持续的消费刺激政策不断推出,就在上个月,美联储也降息了,这为国内的货币政策进一步打开了空间。从投资角度看,消费板块经历了长时间的低迷,估值已经被压得很低。这些刺激政策的累积效应,叠加可能的估值修复预期,让消费主题基金的投资性价比显得格外诱人。我盘算着,或许可以在四季度的投资布局中,慢慢吸纳一些消费主题基金,博一个未来可能出现的反弹行情?毕竟,消费是经济的基石,困境反转的预期,总在绝望中孕育。

秋阳透过窗棂,照在那筐褐色的雁来蕈上。它们安静地躺在那里,带着山野的气息,也带着这个秋天特有的经济凉意。它们的味道,依然是记忆中的顶级鲜美,是苏东坡点赞的“绝佳”。但今年这异常低廉的价格标签,却像一份无声的经济简报,提醒着我们当下的冷暖。品尝这份山珍时,舌尖是满足的,心头却萦绕着对未来的期许与一丝不易察觉的忐忑。这小小的蕈子,连着山野,也连着大时代经济的脉搏。$华夏中证动漫游戏ETF发起式联接C$ $华夏食品饮料ETF联接A$



郑重声明:用户在基金吧/财富号/股吧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