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9-25 16:42:17 天天基金网页版 发布于 北京
游戏板块持续上涨,怎么看?

游戏板块稳步上涨:技术、政策与市场共振下的产业新周期

2025年9月,A股游戏板块在市场波动中走出独立行情,成为科技领域为数不多的结构性亮点。这一轮上涨并非短期情绪驱动,而是政策、技术、市场三重逻辑深度共振的结果。游戏产业正从“流量变现”的粗放增长模式,向“科技赋能+文化输出”的高质量发展阶段跃迁,其背后折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升级的深层逻辑。

 

一、政策逻辑:从“监管收紧”到“生态共建”的范式转换

过去三年,游戏行业政策经历从“强监管”到“促发展”的显著转向。2022年前,政策重点聚焦未成年人保护与内容合规,版号发放节奏收紧,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而2025年政策框架已发生根本性变化:

 

审批常态化:版号发放从“月度批次”升级为“即时审批”,企业申报到获批周期缩短至3个月内,彻底消除了供给端的不确定性。

技术导向明确:政策首次将游戏定义为“数字技术与文化创意融合的关键载体”,鼓励AI、VR/AR、云游戏等前沿技术与研发深度结合,对采用国产自主引擎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

全球化支持升级:通过设立专项基金、简化海外发行备案流程、组织国际展会等方式,推动国产游戏在“一带一路”及欧美市场落地,构建“技术+文化+市场”的立体化出海体系。

这种政策转向不仅解决了行业发展的合规性痛点,更通过“技术赋能”与“文化出海”两大抓手,为游戏产业打开了长期增长空间。政策红利正从“消除风险”向“创造机遇”演进,成为本轮行情的核心驱动力之一。

 

二、技术逻辑:从“工具迭代”到“价值重构”的产业革命

AI技术的爆发式发展,正在重塑游戏产业的价值链分配。2025年,三大技术趋势成为行业增长的新引擎:

 

研发范式颠覆:AIGC已渗透至美术、程序、测试等全流程。传统游戏中,一个角色设计需原画师、建模师、动画师协作数周,而AI工具可一键生成符合游戏风格的3D模型,并自动绑定骨骼动画,效率提升90%以上。程序环节,AI能自动生成基础代码框架,开发者只需聚焦核心玩法设计,研发周期缩短40%(数据来自wind)。

交互体验升级:随着消费级VR设备普及,3D交互游戏迎来爆发期。玩家不再局限于屏幕操作,而是通过手势、眼神、体感与虚拟世界深度互动。例如,某开放世界游戏通过空间计算技术,实现了玩家手势与NPC的实时语义理解,使对话体验接近真人交流。

内容生态进化:原生AI游戏开始涌现。这类游戏以大模型为底层架构,剧情、任务、NPC行为均由AI动态生成。玩家选择会触发蝴蝶效应,导致后续剧情分支超过传统游戏的指数级增长。这种“千人千面”的体验,显著提升了用户粘性与付费意愿,重构了游戏的商业逻辑。

技术革命不仅降低了研发门槛,更创造了新的付费场景(如AI定制角色、动态剧情包),推动行业从“流量变现”转向“体验付费”,为盈利增长提供可持续动力。

 

三、市场逻辑:从“流量内卷”到“结构优化”的盈利修复

经过三年调整,游戏市场结构已发生质变,行业从“增量竞争”进入“存量优化”阶段:

 

用户需求分层:Z世代成为核心消费群体,其对游戏品质、文化内涵、社交属性的要求远高于前代。这倒逼企业从“换皮套利”转向“精品研发”,头部厂商研发投入占比普遍提升至20%以上,远超行业平均水平(数据来自wind)。

付费模式进化:传统“买断制+内购”模式逐渐被“订阅制+服务化”取代。玩家愿为优质内容持续付费,而非一次性购买道具。例如,某MMORPG通过季度主题资料片、个性化装扮、社交特权等增值服务,将用户ARPU值提升3倍,同时留存率稳定在65%以上(数据来自wind)。

出海战略见效:国产游戏凭借技术积累与文化共鸣,在海外市场份额持续扩大。从早期的“武侠/仙侠”文化输出,到如今“科幻/末日”等全球性题材突破,中国游戏正从“文化符号”升级为“普世价值”的载体。海外市场的成功,不仅分散了单一市场风险,更通过高毛利率(海外渠道分成比例低于国内)直接改善企业盈利。

市场结构的优化,使行业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头部企业通过技术壁垒与品牌优势构建护城河,盈利稳定性显著增强,为估值提升奠定基础。

 

四、估值逻辑:从“周期”到“成长”的重定价

尽管游戏板块指数年内涨幅显著,但其估值仍具备吸引力。历史上看,游戏行业常被视为“周期板块”,其估值波动与版号发放、新品周期强相关。然而,本轮行情的底层逻辑或已发生根本变化:

 

政策持续性:与过往“运动式监管”不同,当前政策框架具有长期性,为企业规划提供了稳定预期。

技术壁垒提升:AI、VR等技术的投入需要持续资本支出,头部厂商通过技术积累形成“研发-体验-盈利”的正向循环,竞争格局趋于固化。

全球化确定性:海外市场的拓展使企业收入来源多元化,降低了单一市场政策风险,盈利增长的可持续性增强。

 

风险提示:部分个股讯息仅供参考,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或收益暗示。投资人应当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基金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防御,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防御的保证。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郑重声明:用户在基金吧/财富号/股吧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