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10年,中国大力推动工厂自动化转型,不仅成为全球领先的工业机器人使用国,更在机器人制造领域崛起为大国,并将产业发展与人工智能进步深度融合。中国正以远超其他国家的速度制造并部署工业机器人,美国仅能位列第三,差距显著,这进一步巩固了中国制造业的全球主导地位。
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25日报告,去年中国工厂在用工业机器人超过200万台,新增安装量近30万台,规模超过全球其他地区总和;同期美国工厂新增安装量仅3.4万台。值得关注的是,中国不仅是机器人使用大国,其自主制造能力亦持续增强——国际机器人联合会数据显示,去年中国在全球机器人制造中的份额已从2023年的四分之一升至三分之一,超越日本(从38%降至29%)成为新的全球最大机器人制造国。
中国政府的战略支持是关键推动力。自2015年将提升机器人领域全球竞争力列为重点任务(以减少先进制成品进口),到2021年发布专项发展规划,政策引导下,中国工厂自2017年起每年新增机器人超15万台,制造业产出也同步激增——截至今年初,中国工厂生产了全球近三分之一的制成品,总和超过美、德、日、韩、英五国之和。而日、美、韩、德这四个紧随中国的工业机器人使用大国,去年安装量均出现下滑。
在工业机器人领域,中国展现多重优势:大量熟练电工与计算机程序员可支撑机器人安装维护,人工智能产业更注重通过新技术优化工厂设备性能。供应链顾问卡梅伦约翰逊指出,中国企业正利用AI快速诊断设备运行状态,“这一点在全球其他地区尚未被充分视为制造工具”。
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尽管当前技术仍处试验阶段,中国政府支持下,相关初创企业数量激增,已形成电动关节等关键部件的本地供应链。不过,科技研究公司奥姆迪亚首席分析师苏廉节表示,中国在传感器、半导体等部分人形机器人关键部件的制造上仍落后于德国、日本等传统强国。
来源:参考消息
#长假来临 持基过节还是持币过节?##分享国庆见闻,晒收益,瓜分好礼!##林园:A股仍处牛市前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