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话茬# 我看好易方达中证人工智能主题ETF联接C、芯片与机器人的三大核心逻辑。属于“馅饼”派
一、人工智能:技术革命与政策驱动的双重红利
1. 行业爆发式增长
根据IDC预测,2025年全球AI市场规模将突破3.6万亿美元,中国AI核心产业规模年均增速超30%。易方达中证人工智能主题ETF联接C(012734)紧密跟踪中证人工智能指数,覆盖AI芯片(如寒武纪)、算法(科大讯飞)、应用(海康威视)全产业链,近1年涨幅达127.10%,显著跑赢沪深300指数。
2. 政策与算力基建加持
国务院《“人工智能+”行动》明确将AI列为新质生产力核心,2025年国内智能算力占比将超50%。该基金持仓的中际旭创、新易盛等光模块龙头,直接受益于全球AI算力扩张。
二、芯片:AI时代的“石油”与国产替代主线
1. 需求端爆发
AI大模型训练推动高端芯片(如GPU、HBM)需求激增,英伟达2025年H100芯片订单已排至2026年。国内华为昇腾、寒武纪等企业加速突破7nm工艺,国产替代空间超万亿。
2. 产业链自主可控
美国对华芯片管制倒逼国内晶圆厂扩产,中芯国际、北方华创等设备商订单饱满。半导体设备ETF(159516)年内涨幅超80%,反映市场对国产化进程的乐观预期。
三、机器人:人形奇点临近,商业化加速
1. 技术突破临界点
特斯拉Optimus Gen-2已实现自主分拣、行走,2025年量产成本或降至2万美元以下。国内优必选、拓普集团等供应链企业获资本密集布局。
2. 政策与场景落地
工信部《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提出2025年实现批量生产,工业、家政、医疗场景需求明确。例如,美的库卡机器人2024年订单同比增长120%。
3. 产业链延伸机会
核心部件:谐波减速器(绿的谐波)、伺服电机(汇川技术)国产化率提升;
AI融合:大模型赋能机器人决策,如谷歌PaLM-E实现多模态控制。
总结
从AI的算法革命到芯片的算力基石,再到机器人的物理载体,三者构成智能时代的“铁三角”。易方达中证人工智能ETF联接C为投资者提供了低门槛参与这一历史机遇的工具,而芯片与机器人产业链的深度国产化,更将为中国科技崛起注入持久动力。@易方达基金 #晒收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