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家人交流小站# 各位易家人好!作为在半导体板块吃了两年面的老韭菜,对于半导体板块的投资还是颇有心得的,正好看到喜盈盈开开心心这位小伙伴提出的问题,我也有一些自己的小看法与理解,就摸鱼整理了一些,分享给大家,希望对大家投资半导体板块有所帮助,最后要记得帮我点赞欧!感谢。
喜盈盈开开心心这位小伙伴提出的问题如下:
问题一:半导体这个产业也存在周期性,即使有现在国产替代加速这样一些积极因素存在,在投资的时候,是不是也需要考虑全球半导体产业周期的影响?
问题二:低成本的Deepseek大模型的出现,意味着对高端算力芯片的需求已经没有之前那么高了,国内的芯片企业会不会彻底论为传统制造业?高利润时代会一去不复返?
先说第一个关于周期性的困惑吧。去年我重仓某国产存储芯片龙头时,总以为国产替代的东风能无视行业寒冬,结果看着库存周转率从90天飙升到180天才明白,半导体这行当真是“周期虐我千百遍,我待周期如初恋”。证据就摆在眼前:全球半导体销售额每隔4-5年就要坐趟过山车,现在这轮下行周期从2022年算起,按规律该到复苏前夜了。但现实情况是,我跟踪的几家封测厂春节后产能利用率还在70%徘徊,倒是华为昇腾芯片的代工厂突然开始三班倒赶工,这种冰火两重天的景象,恰恰说明国产替代不是免死金牌,而是让周期波动变得更复杂了。
说到这就要提最近把英伟达市值打掉6000亿的DeepSeek了。很多朋友问我:训练成本暴跌97%是不是意味着高端芯片没活路了?我专门跑去参加了几场机构路演,发现事情远比表面复杂。确实,像DeepSeek-R2这种用华为昇腾910B训练出来的模型,直接把单卡推理成本压到了竞争对手的1/5,乍看是要革了高端GPU的命。但你们知道吗?某头部券商拆解发现,虽然训练阶段省钱了,但实际部署时推理成本反而成了无底洞——毕竟要支撑千万级并发请求,现在市面上的国产推理芯片良率才刚过60%。更微妙的是,DeepSeek开源生态反而催生了“模型军备竞赛”,自动驾驶公司为了在端侧跑通多模态模型,已经开始疯抢22nm制程的定制芯片了。
这种撕裂的市场让我想明白两件事:第一,半导体投资不能只看技术参数,得盯着真实现金流。就像中芯国际28nm产线突然满产,不是因为手机芯片回暖,而是智能电表这类工业物联网设备爆发;第二,所谓的“低端陷阱”可能是个伪命题,寒武纪最新财报显示,他们给DeepSeek定制的推理芯片毛利率居然比训练芯片还高8个百分点,靠的就是把40nm老产线玩出花。当然,我也在警惕风险——听说某地政府规划的AI芯片产业园,空置率已经超过三成,这种大干快上的泡沫迟早要破。
说到底,现在这个时点就像2019年的光伏行业,技术路线百家争鸣,产能出清暗流涌动。我的策略是左手抓确定性的设备材料(北方华创的刻蚀机已经打进长江存储供应链),右手押注场景明确的细分赛道(比如给DeepSeek做芯片适配的某接口IP公司)。至于全球周期?盯着台积电法说会比看任何研报都管用,毕竟他们Q2给苹果备货的3nm产能,突然调拨了15%给AI芯片客户,这个信号可比财报实在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