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4-20 19:36:17 天天基金iPhone版 发布于 湖北
回答拷问三的问题。AI到底是"灵丹妙药"还是"皇帝新衣"?这个问题在当下显得尤为

#易家人交流小站#
回答拷问三的问题。
AI到底是"灵丹妙药"还是"皇帝新衣"?这个问题在当下显得尤为关键。让我们先看看成功案例:三一重工通过AI视觉识别技术让挖掘机施工效率提升3倍,库存周转率提高40%;美的集团AI语音助手识别准确率达98.2%,智能家电溢价30%-50%;特斯拉的自动驾驶系统积累了200亿英里数据训练,将汽车变成"智能终端"。这些企业共同点是AI作为工具而非口号,要么降本增效,要么创造新需求。
但市场也不乏割韭菜的套路。杭钢股份连续三年亏损,仅凭一条"部署国产AI大模型"的推文就9天暴涨9板,后被曝技术团队仅3人;某家电企业给传统广告系统加个"AI智能"前缀,实际功能毫无变化。这类公司往往数据造假、技术虚标,本质是资本游戏。
转型成功率低得惊人。麦肯锡数据显示,2018-2023年全球制造业AI转型成功率仅12%,国内80%数字化转型项目失败。失败主因包括盲目跟风(45%)、技术不匹配(30%)、组织僵化(25%)。技术门槛高、投入大见效慢、人才断层是主要障碍。
投资者该如何避坑?四个"灵魂拷问"至关重要:企业是否有真需求?是否有真本事?是否有战略定力?是否有护城河?具体要看财务数据、专利团队、落地场景和长期投入。比如美的AI专利占比35%,研发人员25%;三一重工用AI优化供应链节省数千万库存成本。
普通人可以关注三类机会:研发投入高、业务融合深的行业龙头;AI+刚需场景的细分赛道;低估反转企业。记住避坑口诀:三不碰(无AI收入、团队少于50人、空喊口号)、三必看(研发投入、专利数量、客户反馈)。
传统企业搞AI如同给自行车装马达,成败关键在于是否真抓实干。投资者要擦亮眼睛,宁可买贵点的真科技,不碰便宜的假概念。在这个AI浪潮中,唯有脚踏实地者才能笑到最后。
@易方达基金


郑重声明:用户在基金吧/财富号/股吧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