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红利投资# 基金投资配置策略与红利资产的角色分析
一、基金投资配置策略及选择理由
基于当前2025年的市场环境,我建议采用"核心-卫星"资产配置策略,结合宏观经济周期象限分析进行动态调整,主要包含以下要素:
周期象限配置框架
借鉴美林时钟思路,根据货币政策和经济运行状况划分市场周期阶段,当前(2025年5月)市场处于"政策作用产生和经济触底复苏"阶段1,建议采取"成长+红利"的杠铃组合:
核心仓位(60%):配置于估值合理、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优质成长股。
卫星仓位(30%):配置低估值红利资产作为防御。
现金仓位(10%):保持灵活性应对市场波动。
选择理由
中国股票作为"极具吸引力的长期投资选择",当前权重股仍处于低估状态。
市场呈现震荡态势,适合"挖掘具备独特优势的个股",宏观利率下行环境提升红利资产配置价值。
二、红利类资产的角色定位
在我的配置策略中,红利资产同时具备三重角色:
底仓型防御品种
红利基金"在熊市和震荡市中防守能力强",其"高股息率、业绩波动较小"的特性可有效降低组合波动率。特别是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背景下,红利资产"抗周期性强"的特点,使其成为组合稳定器。
低估值带来的高性价比
当前"A股市场中有许多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企业仍被严重低估",许多公司"即使处在行业周期的底部,仍能保持较好的增长势头"。从股息率角度看,这些资产的低估值提供了较好的安全边际。
分红稳定性价值
"分红回报是公司成长中最为可靠的部分",在利率下行环境下,能够提供"稳定的股息收入"的资产显得尤为珍贵。格雷厄姆的这一观点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更具现实意义。
三、东方红中证红利低波动指数基金的配置方法
对于将东方红中证红利低波动指数基金纳入组合,我推荐采用"定投+动态再平衡"的复合策略:
基础配置方法:定期定额投资
采用"每月固定投入"的方式,利用"定期分红和再投资来增加收益"。
这种方式可以"平均成本,降低市场波动对投资的影响",特别适合红利基金"适合长期持有"的特性。
市场环境适配调整
在震荡行情中适度加大投资比例,因为红利基金"在震荡市中防守能力强"
当资产处于过热状态时,参考周期象限分析,"考虑快速降低仓位"。
组合构建建议
采用"红利+成长"的杠铃组合法:
一侧配置东方红中证红利低波动指数基金(防御端)
另一侧配置"AI、工程机械、动力电池、创新药"等成长领域
定期"对资产进行再平衡",维持初始风险敞口
这种配置方法既利用了"红利低波动"因子在防御端的优势,又通过成长股获取经济复苏的收益,符合当前"市场仍有较大修复空间"的判断,同时遵循了"不要单一压某一个策略"的分散投资原则。@东方红资产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