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红利投资#清流是东方红中证红利低波动指数C的持有人,也是东方红资管的资深粉丝。以前我对资产配置的认知停留在“分散买几只基金”或“股债比例调整”的粗浅层面。后来通过不断地阅读和实践慢慢认识到:资产配置不是简单的分散投资,而是一套基于风险控制、长期视角和动态调整的科学体系。
理性对抗人性,用系统抵御波动,真正的资产配置需要从人生阶段、财务目标出发,而非盲目追逐短期收益。成功的投资不是选对某只股票,而是构建一个即使部分资产下跌,整体仍能稳健增值的组合。
最近一段时间全球市场正经历多重扰动,特朗普“对等关税”政策引发的摩擦升级、地缘政治风险加剧等因素,推动权益市场波动率显著抬升。在此背景下市场风险偏好持续收敛,寻求确定性收益的需求激增,红利策略又重回大众视野。
作为兼具稳定现金流与估值安全边际的资产类别,红利资产凭借其“低波动+高股息”的双重属性,从过往的防御型配置逐渐演化为攻守兼备的核心工具。这种回归并非简单的市场轮动,而是资金在全球宏观不确定性中重构风险收益平衡的必然选择。
从2005年底到2025年初的过去19年,沪深300指数年化收益率是10%,同期中国一线城市房价年化涨幅13%;美国标普500年化收益率11%,纳斯达克100年化收益率15%;A股的红利低波指数年化收益率18%,看似不起眼的红利基金历史表现好到炸裂。
当然我这里用的是对红利比较有利的时间区间和评判角度,主要是为了引起大家的兴趣。如果换了时间区间和评判角度,红利的表现就没那么炸裂了但依然很好。红利基金历史表现好的核心原因正是因为他的不起眼,低关注、低估值、不亮眼但一直在慢慢增长。
红利板块走强的最大逻辑就是长期利率的下行,国内中长期利率中枢从2004年就进入了下行区间,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5%的高位一路下探,这两年更是出现快速下行的态势,本月10年期国债利率跌破1.8%,30年期国债利率也直接步入了“1”时代。
与此同时,国内债券收益率回落,银行存款利率持续降低,“资产荒”的背景之下,更多追求稳健增值的长期资金开始把目光投向红利类资产。在最近三年的A股市场中,红利是少数能够持续吸引增量资金进场的板块。
东方红中证红利低波动指数A(012708)和C(012709)一只红利指数基金,基金近一年收益率13.22%(截至2025年5月18日),远超同类平均和沪深300指数。2022年最大回撤仅12.3%,远低于沪深300的29.8%;近三年夏普比率1.2,同类排名靠前,显示高收益风险比。
基金紧密跟踪中证东方红红利低波动指数(931446)的表现,该指数由东方红资产管理与中证指数公司合作编制。编制逻辑结合了高股息率筛选(剔除预期股息率后60%的股票)、低波动因子(过去五年波动率最低的标的)和质量筛选(剔除ROE较低或业绩波动大的公司),并通过预期股息率加权。
指数聚焦高分红企业,强调分红持续性(近三年分红率≥30%)和盈利能力(ROE筛选),规避“高股息陷阱”;通过波动率筛选降低组合整体风险,历史数据显示,低波动股票长期收益优于原指数,且回撤更小。每半年调整成分股,剔除分红能力下降或波动率升高的标的,同时纳入高股息新股。例如,2024年调仓后纳入的股票收益显著高于剔除标的。
在分红能力方面,东证红利低波指数重点考察上市公司近三年的盈利能力(近三年扣非ROE的均值)和盈利稳定性(近三年扣非ROE的标准差),选择其中表现较好的。指数构建了预期股息率指标,该指标通过过去三年企业的股利支付率除以市盈率得到。分子端衡量的是公司分红意愿,而分母端则综合考虑当前的市场估值,兼顾了上市公司政策和二级市场表现。
通过预期股息率指标来筛选盈利能力更稳定、分红意愿更高的公司,具有更强的稳定性。这种“既要高分红,又要稳如狗”的筛选机制,让指数成分股天然具备抗跌体质。就像用筛子过滤豆浆粗颗粒(高波动)、豆渣(低分红)统统被剔除,只留下最丝滑的精华。
从历史表现来看,截至目前东证红利低波全收益指数近五年年化收益15.38%,远超沪深300和上证50,也高于中证红利(10.21%)与红利低波(12.81%)指数。2024年逆势涨28.72%,同期沪深300为14.68%;2021年结构性牛市中收益14.06%不输成长股。
基金的投资组合中股票超过90%左右的高仓位运行,极少持有债券0.09%,有一部分现金仓位7.46%,其他仓位2.26%。指数成分股中,前三大行业为:银行36.9%,交通运输16.57%,公用事业7.97%,金融业占比42.3%,形成“防守+现金流”双保险。
前10大重仓股为格力电器、大商股份、申能股份、富安娜、陕天然气、江苏银行、北京银行、粤高速A、上海银行、唐山港。10大成分股合计占比14.52%。银行股像“打折的ATM机”持续吐现,高速、电力等行业现金流稳定,经济波动中“躺赚”,为投资者提供了较高的投资回报预期。
基金经理由徐习佳和高原共同管理,徐习佳天普大学金融学博士。曾任联合证券投资银行部投行经理,美国Towers Watson资深分析师,兴业全球基金金融工程与专题研究部副总监、基金经理助理,上海东方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研究部副总监、量化投资部总经理、投资主办人、公募指数与多策略部副总经理(主持工作)。
高原,复旦大学理学硕士,2012年9月加入上海东方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历任量化研究员、投资主办人、投资经理。2023年6月10日担任东方红中证东方红红利低波动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
此前清流参加天天基金调研中,徐习佳详细介绍了东方红红利低波的投资逻辑及其背后的核心理念。相较于其他类型的红利指数,东证红利低波更加注重公司质量和分红意愿。这意味着在选股过程中,除了考量股息率外,还会对公司的盈利能力及未来分红预期进行严格评估。这样一来,所选出的股票不仅具备较高的安全边际,未来也有望继续保持良好的分红记录。
东证红利低波指数的核心优势有三:首先,核心因子为高红利(股息丰厚)+低波动(股价稳健);其次,挂牌后收益依旧能长期跑赢中证红利指数;最后,东证红利低波强调公司质量和分红意愿。基金并非被动跟踪指数,而是通过动态再平衡优化持仓。比如2024年四季度减持五洲交通,显示其对个股风险的敏感性。
他有一句很经典的话:“低波动≠低收益,低波动资产易被低估,可能隐含更好回报”。另外他还表示:虽然近期科技板块尤其是AI领域出现了显著回暖迹象,但并不意味着市场风格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高股息资产是组合的“压舱石”。红利低波指数通过筛选股息率高、分红稳定的公司,在市场波动中提供稳定的现金流。低波动性是红利低波策略的另一核心。通过量化模型筛选历史波动率较低的股票,可以降低组合的回撤风险。
事实上,红利类资产因其特有的现金流稳定性和较高的股息收益率,仍然具有很强的吸引力。特别是对于那些追求长期稳定回报而非短期暴利的投资者而言,红利低波策略无疑是一个理想的选择。
总的来讲东方红中证红利低波动指数A(012708)和C(012709)通过“高股息+低波动”双因子策略,在长期收益与风险控制间取得平衡。其防御性行业配置与动态调仓机制,适合当前低利率、弱复苏的市场环境,尤其适合追求稳健收益的长期投资者,我已经投资了获取了不错的收益,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择机关注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