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有这么一句老话:“股票是小孩子玩的,债券才是大人们玩的。”既然大家都是成年人了,咱们今天就来聊聊这个大人的“玩意儿”。 在之前的系列中咱们讲过,80%以上基金资产投资于债券的基金就是债券型基金,和偏债混合型基金一样,都属于固定收益类产品。所谓债券,其实就是一种“借条”,是政府、企业等机构为了筹集资金向投资者出具的一种凭证,上面会写明借款金额、利率、到期时间等信息,并且承诺在未来按照约定偿还利息和本金。债券的发行人就是债务人,投资者是债权人,也就是债主。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债券主要有三种:利率债、信用债以及可转债。 利率债通常由政府或政府机构发行,包括国债、央行票据、地方政府债券、政策性金融债等等。这些债券由于背后有政府的信用作背书支持,所以信用风险相对较低。比如当你购买国债,就相当于是把钱借给了国家,所以国债利率往往也被视作无风险利率,当然这里的“无风险”是一个近似的概念。影响利率债收益的主要因素就是市场利率的高低,比如当央行加息、市场利率上行的时候,利率债的收益就会下降。 第二种是信用债,通常由政府以外的机构发行,包括企业债、公司债、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等等。“信用债”顾名思义,存在一定的信用风险,也就是债券发行人可能无法按时支付利息或者归还本金,造成违约。大家有时候会听到的“债券爆雷”,指的就是因为发行人违约或者其他负面事件,导致债券价格跳水的现象。不过,也正是因为承担了更高的信用风险,所以信用债的票面利率通常会比利率债要高一些。 最后一种是可转债,比较特殊,允许债券持有人按照约定的转换价格或比例,把持有的债券转换为发行公司的普通股股票。如果持有人不想转换,也可以直接持有至到期。另外,可转债也可以直接在二级市场上交易,相比前两种债券会更加灵活一些,流动性更强。 回到开头那句谚语,说“债券是大人们玩的”,其实是侧面强调了债券市场的专业化门槛。和股票相比,债券虽然风险相对较低,但它的价格和收益计算方式往往更为复杂,对宏观经济指标的敏感性更强。不同品种债券的发行和交易市场不同,比如央行票据、中期票据就只面向机构投资者,在银行间市场发行和交易;而企业债则可以面向普通投资者,在交易所市场进行交易。从资产配置的角度来看,我们个人投资者如果想配置这类中低风险的资产,可以从固定收益类基金产品入手,相当于购买专业人士为你挑选的一揽子以债券为主的资产。具体咱们下期再展开接着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