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行业周报:英伟达拟向OpenAI投资1000亿美元,小米召开多品类新品发布会!
英伟达拟向OpenAI投资1000亿美元,小米召开多品类新品发布会!
电子行业:行业需求在缓慢复苏,价格有所回暖?
投资要点:
电子板块观点:英伟达与OpenAI达成战略合作,将分阶段投入高达1000亿美元,专项用于共建AI数据中心并部署至少10吉瓦算力系统,以支撑OpenAI下一代AI模型的训练与运行。小米召开多新品发布会,重磅推出17数字系列且首次明确“全面对标iPhone”,并通过一系列人车家全生态的新品集中亮相,展现了其在消费电子与智能生态领域的全面创新实力。当前电子行业需求处于温和复苏阶段,建议关注AI服务器产业链、AIOT、设备材料、汽车电子国产化。
英伟达将逐步向OpenAI投资高达1000亿美元,以共同建设超大规模AI数据中心。9月22日,英伟达与OpenAI宣布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根据合作规划,英伟达将分阶段向OpenAI投入高达1000亿美元,专项用于共建超大规模AI数据中心,并部署至少10吉瓦的英伟达算力系统,为OpenAI下一代模型的训练与运行提供底层支撑。该算力集群将分阶段建设,首阶段计划于2026年下半年在NVIDIA Vera Rubin平台启动。基于英伟达CEO黄仁勋在GTC2025大会上披露的参数,Rubin Ultra NVL576服务器可在单机架(功耗600千瓦)中集成576颗GPU芯片。据此测算,本次10吉瓦的算力集群预计将容纳500万至1000万颗英伟达Rubin系列GPU芯片。作为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OpenAI将成为英伟达“AI工厂”增长计划的首选计算与网络合作伙伴,双方将共同优化OpenAI模型、基础设施软件与英伟达硬件、软件的协同发展路径。该合作也将与OpenAI既有的微软、Oracle、软银及Stargate等生态伙伴形成互补,共同构建全球领先的AI基础设施体系。对OpenAI而言,这一合作将为其超过7亿的周活跃用户生态及“实现通用AI、造福人类”的使命提供坚实算力保障;而对英伟达而言,在OpenAI自研芯片接近流片的背景下,此次深度绑定将进一步巩固其在AI基础设施建设中的核心地位。
小米召开新品发布会,小米17系列全球首发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采用最新一代3nm工艺,带来与众不同的产品创新,实现屏幕、电池、影像三大技术突破。9月22日,小米举行新品发布会,正式推出小米17系列手机,并明确提出“全面对标iPhone”的战略目标。该系列全球首发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处理器,采用最新第三代3nm工艺,CPU主频高达4.6GHz,GPU独立缓存增加50%,功耗下降20%,配合立体环形冷泵散热技术,实现核心温度降低3℃。产品在屏幕、电池、影像三大领域实现显著突破,屏幕峰值亮度达3500nits,并搭载全新M10发光体系,标志着小米首次深入屏幕材料创新;电池容量高达7000mAh,采用新一代金沙江电池,硅含量提升至16%,能量密度达894Wh/L,并具备优异低温续航性能;影像系统搭载徕卡Summilux,主摄为5000万像素光影猎人950传感器,配备逐片镀膜工艺,长焦镜头支持60mm /2.0大光圈与10cm超近对焦。小米17Pro系列更以“妙享背屏”创新交互,支持个性时钟与AI壁纸等功能。此外,小米还同步发布了平板8系列、米家三区洗衣机Pro、路由器BE10000Pro、电视S Pro Mini LED2026等多款人车家全生态新品,全面展现其在智能生态领域的持续创新能力。
电子行业本周跑赢大盘。本周沪深300指数上涨1.07%,申万电子指数上涨3.51%,涨跌幅在申万一级行业中排第3位,PE(TTM)72.55倍。截止9月26日,申万电子二级子板块涨跌:半导体(+7.64%)、电子元器件(-6.52%)、光学光电子(-2.27%)、消费电子(+4.14%)、电子化学品(+4.68%)、其他电子(+1.97%)。海外方面,台湾电子指数上涨1.26%,费城半导体指数上涨1.17%。
投资建议:行业需求在缓慢复苏,价格有所回暖;海外压力下自主可控力度依然在不断加大,可逢低缓慢布局。建议关注:
(1)受益海内外需求强劲AIOT领域的:乐鑫科技、恒玄科技、瑞芯微、中科蓝讯、炬芯科技、全志科技。
(2)AI创新驱动板块,算力芯片关注:寒武纪、海光信息、龙芯中科、澜起科技,光器件关注:源杰科技、中际旭创、新易盛、光迅科技、天孚通信。
(3)上游供应链国产替代预期的半导体设备、零组件、材料产业,关注:北方华创、中微公司、拓荆科技、华海清科、盛美上海、富创精密、新莱应材、中船特气、华特气体、安集科技、鼎龙股份、晶瑞电材。
(4)汽车电子受益于新能源车高增长与国产化机遇的板块。关注功率板块的:新洁能、扬杰科技、斯达半导、宏微科技;MCU市场的:国芯科技、兆易创新等;CIS的:韦尔股份、思特威、格科微;存储的:北京君正、江波龙、佰维存储;模拟芯片的:圣邦股份、思瑞浦、纳芯微等。
风险提示:(1)下游需求复苏不及预期风险;(2)国产替代进程不及预期风险;(3)地缘政治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