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节长假临近,A股市场的“日历效应”再次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历史数据揭示的规律,为持币还是持股的选择提供了参考。

双节休市日历
2025年国庆与中秋相遇,形成8天超长假期,A股市场也将迎来休市。根据沪深北交易所公告,10月1日至10月8日休市,10月9日起照常开市,9月28日和10月11日为周末休市。面对这一长假,投资者不可避免地面临经典抉择:持币过节还是持股过节?
历年国庆前后A股市场表现
回顾历史数据,A股市场在国庆长假前后存在明显的“日历效应”。近10年的统计数据显示,节前与节后市场表现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特征。
国庆节前市场通常面临调整压力。过去10年,国庆节前5个交易日上证指数下跌概率达80%,中位数跌幅为1.45%。节前交投趋于清淡,部分资金出于避险需求选择流出市场。
与节前相反,国庆节后市场往往表现积极。近10年数据显示,节后第一个交易日上涨概率达70%,节后5个交易日的上涨概率也达到60%。
这一“假日效应”可能主要源于节前避险情绪释放后资金的回流,以及投资者节后重新进行资产配置推动市场情绪回暖。
持股还是持币?
对于投资者关心的持股还是持币问题,专业机构建议从多个角度考量。
从历史规律看,节前调整往往为节后提供关注机会。除非国庆长假期间海外市场出现较大幅度下跌或重大利空,否则节后市场上涨概率较高。
从板块表现看,国庆节前后市场风格往往发生变化。节前,消费类板块通常表现较好;而节后,市场热点可能转向其他领域,呈现行业轮动特点。
某基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认为,持股还是持币关键在于所持资产质量。如果持有的是优质股票或基金,可以放心持股过节;如果是前期涨幅过大、缺乏基本面支撑的品种,则可考虑落袋为安。
多家机构对A股中长期走势仍持乐观态度。有券商表示,A股慢牛的逻辑并未改变,中国企业正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高端制造等领域展现顶尖产品力。
行业轮动特点
从行业层面看,历年国庆前后A股市场呈现出明显的轮动特征。根据近年数据,国庆前后5日领涨行业每年都有不同,涵盖消费、医药、科技等诸多领域。
这种行业轮动现象反映了市场热点的切换。国庆节可以说是结构性行情的切换时点,节前表现强势的行业,一般在节后表现相对弱势。
有券商分析认为,当前市场更多呈现“存量博弈下的结构平衡”特征。配置上,可关注服务消费、TMT方向以及反内卷与涨价主线。
另一家券商则指出,国庆长假前后,融资盘通常呈现出“节前收敛、节后迸发”的变化规律,节后市场风险偏好往往出现明显改善。
结论
从历史数据看,A股市场在国庆节后迎来上涨的概率较高。近10年来,节后5个交易日上涨概率达60%,节后第一天上涨概率更是达到70%。
随着“924新政”实施一周年,A股市场已逐步形成长牛慢牛格局,市场波动率显著降低,投资者信心不断增强。
市场慢牛基础未变,节前调整或为投资者提供了关注机会。对于优质资产,保持耐心并坚定持有,可能是应对假期波动的最佳策略。


#特朗普挥关税大棒:药品或遭高关税##9月游戏版号发放 景气度或超预期##创业板指创阶段新高 致敬“924行情”##“924行情”一周年 你赚了多少?##指数操盘手集结令#
风险提示:投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上述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并非为投资者提供对个股和基金进行投资决策的具体建议,本公司不对使用本资料而引发或可能引发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若相关内容转载自第三方的报告或资料,转载内容仅代表该第三方观点,并不代表同泰基金的立场,本公司力求内容的准确可靠,但对其完整性和准确性不作任何保证。本资料内容的时效截至发布之日,不保证相关信息或观点不发生变更,请以最新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