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周市场信息
(一)国内方面
1、财政部发布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国财政收入16.39万亿元,同比增长0.5%,其中,第三季度同比增长2.5%,增幅明显提高,反映当前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升。前三季度,全国财政支出20.81万亿元,同比增长3.1%。
2、据央行初步统计,9月末,M2同比增长8.4%,M1同比增长7.2%,M1、M2“剪刀差”刷新年内低值。
3、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9月CPI环比上涨0.1%,同比下降0.3%,核心CPI同比上涨1%,涨幅连续第5个月扩大,为近19个月以来涨幅首次回到1%。
4、海关总署公布数据显示,中国9月份稀土及其制品出口10538吨,同比增7.6%;年累计稀土及其制品出口95875吨,同比增3.1%。
5、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0月19日,今年以来新成立基金总数达1163只,已超越2024年全年的1135只,显示出基金市场的强劲复苏态势。其中,股票型基金新成立数量达到661只,发行规模3393.96亿元,占总发行规模的37.45%,创下2011年以来近15年新高。今年以来发行总规模达9062.73亿元。
(二)国际方面
1、当地时间10月1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令,自11月1日起对进口中型和重型卡车及零部件征收25%的新关税。
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计2025年世界经济将增长3.2%,较7月预测上调0.2个百分点;2026年将增长预测维持在3.1%。
市场回顾及展望
(一)股市回顾及后市展望
1、股市回顾
上周A股市场整体呈现显著分化格局,主板相对抗跌而成长板块深度调整。上证综指报3839.76,下跌1.47%;深证成指报12688.94,下跌4.99%;创业板指报2935.37,下跌5.71%。行业表现上,市场风格明显偏向防御,银行、煤炭、食品饮料等板块涨幅居前,电子、传媒、汽车等成长板块表现疲弱。
市场调整主要受内外因素共同作用:一方面,中美贸易摩擦再度升温、美国区域银行风险担忧等外部“黑天鹅”事件冲击全球风险偏好;另一方面,A股在前期上涨后存在技术性调整需求,获利了结压力显著上升。结构上看,避险情绪推动贵金属板块表现强势,金银价格上涨带动有色金属板块走强;同时,银行、煤炭等高股息、低估值的防御型板块继续受到资金青睐。而新能源、人工智能等热门赛道跌幅较大,既源于其前期估值偏高、交易拥挤度提升,市场对风险偏好变化更为敏感,也与部分企业三季报业绩不及预期、引发市场对盈利兑现能力的担忧有关。
上周海外主要股指大多上涨,美股标普500、道指、纳指指数涨跌幅分别为1.70%、1.56%、2.14%;日经225指数下跌1.05%。
2、后市展望
展望后市,尽管短期市场受中美地缘政治等因素扰动较大,但国内经济在结构调整中稳步修复、无风险利率中枢下移等积极因素仍未改变,A股中期震荡上行趋势有望延续。配置上建议把握两条主线:一是顺应产业升级趋势,逢低布局泛AI、有色金属、创新药等科技与资源方向;二是关注受益于“反内卷”政策优化、当前处于相对低位的新能源、化工等板块。
(二)债市回顾及后市展望
1、债市回顾
上周央行公告开展6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全周大规模净回笼,银行间、交易所资金价格维持低位,前半周市场押注TACO交易,股债跷板效应明显,债市震荡偏弱运行;后半周权益市场大幅回调,债市迎来阶段性交易机会。资金方面,DR001、R001周均值分别较前周变动-0.34BP、+0.58BP,DR007、R007周均值分别较前周变动-1.58BP、-0.52BP;利率方面,截至10月17日,1Y、3Y、5Y、7Y、10Y、30Y国债收益率较前周收盘分别变动+7.43BP、+1.11BP、+1.05BP、-0.69BP、+0.40BP、-3.26BP至1.4434%、1.5140%、1.5899%、1.7359%、1.8246%、2.2002%;信用债方面,各主流品种收益率均下行,走陡趋势缓和,1Y、3Y、5Y、7Y、10Y中票利率分别变动-1.14BP、-3.26BP、-0.87BP、+0.25BP、-3.08BP,中短端信用利差收窄,中长端信用利差小幅走阔;二永债方面,各期限二永债利率普遍下行,中长端下行幅度大于短端。各品种主要期限上周涨跌详见附表1。
具体来看:周一,继特朗普关税威胁后,中美释放相对温和信号,避险情绪降温,叠加9月贸易数据超预期,债市回吐前期涨幅,10Y国债收益率上行1.8BP报至1.7610%;周二,权益市场表现低迷,跷板效应下债市走强,10Y国债收益率下行0.85BP报1.7525%;周三,9月通胀、金融数据低于预期,但基金赎回新规近期落地消息、多只债基发布公告发生大额赎回、股债跷板效应等影响下,债市表现偏弱,10Y国债收益率上行0.6BP报1.7585%;周四,有消息称基金赎回费新规中免赎回费周期由六个月缩短至一个月,市场预期30Y国债“25超长特别国债06”明年仍将续发、流动性有望提升,整体提振债市情绪,10Y国债收益率下行0.55BP报1.7530%,“25超长特别国债06”下行2.5BP报2.24%;周五,权益市场表现低迷,股债跷板效应持续,债市表现偏强,10Y国债收益率下行0.8BP报1.7450%。
可转债方面:中证转债指数(000832.CSI)下跌2.35%,万得全A下跌3.45%,转债市场跟随股票下跌。转债市场周日均成交额688.4亿元,较前周减少32.7亿元。分结构看,低价转债、大盘转债、AAA评级表现相对强势。分板块看,银行、煤炭、食品饮料和交通运输板块涨幅居前;电子、传媒、汽车和计算机板块跌幅居前。
2、后市展望
中美经贸摩擦推动收益率波动中枢下移至1.75%附近,我们仍维持“非基本面因素的债熊难持久”的判断,但当前绝对点位与货币政策中枢比仍偏低,故认为短期或维持震荡,收益率向下空间有限。基本面方面,上周美方态度转向温和,10月18日确认短期中美将举行进一步会谈,预计对风险偏好或有提振,而在前期需求集中释放后,10月“抢出口”效应或不强。基本面聚焦国内四中全会与“十五五”规划建议定调,以及9月下旬已开始投放的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效果。短期“宽信用”与贸易摩擦缓和或利多宏观预期,对债市情绪或有一定扰动;政策方面,预计下一步谈判形势缓和概率偏大,国内增量政策组合刺激的必要性相对下降,或以观察政策性金融工具效果为主;资金方面,四季度特殊再融资债券增发5000亿符合预期,资金缺口预计难以超过往年同期,叠加央行积极呵护,资金面预计平稳宽松,降准降息概率相对有限。
债市策略,基于债市展望,对当前点位建议谨慎对待,多看少动。当前股票牛市尚难言结束,而本轮债市行情的一大推动因素正是股市调整带来的机会。若组合久期偏低待配,可考虑相对价值较好的5-7年银行二级、4年左右银行资本债、3年产业永续(综合期限利差信用利差和骑乘收益)。10Y国债收益率回到1.85%之上可考虑增配,30-10Y国债利差回到35bp之上可考虑增配。
可转债方面,正股层面近期市场在周期红利与科技成长方向摇摆,前者暂时偏强。往后看,目前正处于“十五五”规划出台、中美领导人会晤等关键窗口期,资金短期观望情绪较高;从估值与筹码结构来看,周期红利优于科技成长,需要时刻关注风险偏好的边际变动;转债估值层面,股性转债溢价率近期有明显压缩,目前股性转债转股溢价率均值12%,其中部分次新转债和高弹性转债溢价率超过20%,当市场风偏变化或发行人选择强赎时明显缺乏保护,建议对此部分转债谨慎持仓。
(三)港股市场回顾及后市展望
上周港股市场震荡下行,恒生指数下跌3.97%,恒生科技指数下跌7.98%,恒生国企指数下跌3.70%。恒生综合行业方面,公用事业(1.38%)、电讯业(0.33%)、能源业(0.26%)上涨,其余行业均下跌,其中信息科技业(-8.21%)、医疗保健业(-5.85%)、非必需性消费(-5.73%)跌幅居前。
中美贸易关系持续紧张引发市场担忧,短期或导致风险偏好下降,但并未改变港股运行的核心逻辑。港股市场的核心驱动力仍聚焦于国内经济复苏节奏与全球流动性环境,关税政策更多构成情绪层面的扰动而非基本面的根本冲击。配置方向上,重点关注以下方向:
1、半导体与先进制造:近期中美科技博弈再升温,海外对华高端算力芯片出口限制加码,倒逼国内晶圆厂加快成熟制程扩产与先进封装布局。重点关注刻蚀设备、晶圆级封装设备及材料等细分领域。
2、新能源:固态电池产业化提速;硫化物电解质量产成本单季下降18%,为全固态电池铺路。重点关注固态电池产业链、高效光伏、大功率风电等细分领域。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本材料由招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提供,不构成投资建议或承诺。我国基金运作时间短,不能反映市场发展所有阶段。上述观点、看法和思路根据截至当前情况判断做出,今后可能发生改变。基金过往业绩不代表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不保证基金盈利及最低收益,其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投资者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全面认识基金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在了解产品情况及听取销售机构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投资期限和投资目标,对基金投资做出独立决策,选择合适的基金产品。投资者可通过基金管理人或代销机构提供的移动客户端、官网等渠道查询其基金交易、保有情况和持仓收益等信息。
#人形机器人入厂经济账曝光:两年回本##金价高位调整!顶部信号or短期调整?##存储芯片掀涨价潮!行业迎超级周期##亚太股市杀跌 市场开启避险模式?#
$招商国证生物医药指数(LOF)C(OTCFUND|012417)$
$招商中证2000指数增强C(OTCFUND|019919)$
$招商中证电池主题ETF联接C(OTCFUND|016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