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首席最新解读出炉!

1月22日,中央金融办、中国证监会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聚焦公募基金、商业保险资金、养老金等中长期资金入市的卡点堵点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更加具体的举措,也是对去年9月底《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的细化、深化和落实。
1月23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促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进一步介绍了《实施方案》出台的背景、主要内容以及相关工作。整体来看,既有立足当下的KPI设定,如投资A股的规模和比例要求;又有着眼长期的制度安排,如考核制度、投资生态。
对此,中国基金报记者采访了招商基金研究部首席经济学家李湛,李湛认为,中长期资金入市是资本市场深化改革的关键举措,其核心在于通过引入稳定性强、期限长的资金,优化市场结构,推动A股向“慢牛长牛”转变,长期慢牛。
具体影响如下:
第一,市场稳定性提升:中长期资金(如社保基金、保险资金)具有“压舱石”作用,能减少短期波动,降低市场投机性,改善投资者持有体验。
第二,投资者结构优化:A股市场目前散户较多,中长期资金入市将提升机构投资者占比,推动市场更加理性和成熟。
第三,增量资金提振信心:政策明确鼓励保险、养老金等资金加大权益投资比例,为市场带来可观增量资金,同时释放政策利好信号,提振市场信心。
第四,生态优化与长期慢牛:通过优化分红、回购、定增等机制,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吸引更多长期资金。中长期资金的持续流入有望与市场形成良性循环,推动A股走向“慢牛”。
第五,支持实体经济:中长期资金通过支持优质企业融资,特别是科技创新领域,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的双赢。
文章转载于中国基金报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本材料由招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提供,不构成投资建议或承诺。我国基金运作时间短,不能反映市场发展所有阶段。上述观点、看法和思路根据截至当前情况判断做出,今后可能发生改变。基金过往业绩不代表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不保证基金盈利及最低收益,其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投资者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全面认识基金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在了解产品情况及听取销售机构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投资期限和投资目标,对基金投资做出独立决策,选择合适的基金产品。
$招商国证生物医药指数(LOF)C(OTCFUND|012417)$
$招商中证2000指数增强C(OTCFUND|019919)$
$招商产业精选股票C(OTCFUND|010342)$
$招商量化精选股票C(OTCFUND|007950)$
$招商成长量化选股股票C(OTCFUND|020902)$
$招商产业债券C(OTCFUND|001868)$
$招商招悦纯债C(OTCFUND|003157)$
$招商优势企业混合C(OTCFUND|017821)$
$招商量化精选股票C(OTCFUND|007950)$
#利好来了!打通中长期资金入市堵点 ##长期资金入市明确硬指标,大金融起舞##春节持基还是持币?##黄金大涨,能否持续?##半导体芯片走强 还能上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