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9-16 16:27:13 天天基金网页版 发布于 上海
指数V型反转,机器人大涨,当前的最佳策略是:别轻易下车

1、 为什么说现在最好的策略是“别轻易下车”?今天下午的V型反转就是最直接的理由。

2、 今天盘面的最大主角,无疑是机器人板块。

3、 文章第一段是今天值得单聊的内容,第二段有我筛过值得一看的信息,第三段有我的今日策略,大家可以按需阅读。

 

一、 聊一聊最新的港股/A股市场:

1、 今天的盘面走势,尤其是下午创业板的V型反转,传递了一个极其清晰的信号:市场里的资金,现在根本不给你体面回调的机会。

上午的快速下跌,一度让我以为获利盘开始松动,预期中的调整总算要来了。但结果是,任何下跌都迅速被更强的买盘吞没。这说明场外等着入场的钱非常多,而且极其不耐烦。这种“跌不下去”的现象,本身就是市场最强势的语言,比任何指数的涨幅都更有说服力。

还记得我之前说过,目前看盘的重点是什么吗?就是看每次跳水后,市场能不能“V起来”。


2、 驱动今天V型反转的核心力量很明确,就是机器人板块。AI这条线,之前讲的是大模型、是软硬件、是国产替代,今天故事已经进化到了下一阶段——人形机器人了。


引爆点,就是特斯拉董事会近期披露的、为马斯克设计的一个潜在价值高达1万亿美元的全新薪酬方案。


这个方案的关键之处在于,它不是奖励股价上涨或汽车销量,而是直接将巨额回报与“累计交付100万台人形机器人(自2025年9月3日起计算)”这一具体目标深度绑定。

它彻底打消了市场关于“特斯拉是否会全力投入机器人业务”的疑虑。毕竟马斯克自己都利益相关。

而“100万台”这个数字,给了整个行业一个前所未有的具体坐标。假设每台机器人成本2.5万美元,这就是一个250亿美元的初期市场;每台机器人需要6个关节模组、10个传感器,那么整个供应链对这些核心零部件的需求就是600万套、1000万套。一个模糊的概念,瞬间变成了一张可以计算和投资的产业地图。

马斯克强调,人形机器人没有现成的供应链,一切都需要从头创造。这就像当年苹果定义智能手机后,催生了触摸屏、移动芯片、精密结构件等一整条全新的庞大产业链。现在,特斯拉正在扮演同样的角色。它以“链主”的身份,向全球制造业发出了订单信号。而中国的特斯拉供应链,成为市场认定的直接受益者。要知道此前的特斯拉电动车,最漂亮的翻身仗,就是在上海建了特斯拉超级工厂,在成本和产量上面,都给马斯克提供了极大支持。

3、 要注意的是,市场依然并非全面走牛。今天的强势是建立在明显的内部分化之上的。今天上午的市场,上涨和下跌的股票家数几乎相等。这意味着,你的持仓决定了你的“体感温度”。如果你在机器人、半导体、AI科技这些板块里,那你就在牛市的核心;如果你不在,可能会有踏空的感觉。

这种割裂感的背后,是股市和经济基本面的脱节。8月份的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销售数据依然不佳,这证明了当前的行情并非由经济复苏驱动。

市场当前的主要燃料有两个:

一是即将到来的宏观流动性宽松(市场对美联储本周降息已有充分预期);

二是AI的各种故事,一方面是直供美国的海外供应链,另一方面是专供国内的AI国产化替代。

4、 综合来看,我们正处在一轮由少数核心板块驱动的结构性牛市里。在这种市况下,思考方式必须调整:

不要轻易卖出强势品种。 想等一个舒服的调整再接回来,很可能的结果是再也上不了车,或者只能用更高的成本去追。只要上涨的核心逻辑没被破坏,持有本身就是最好的策略。具有成本优势的筹码,是当下最珍贵的资产。


变成全面牛市看起来难度不低。行情会高度集中,大部分股票可能依然不动甚至下跌。投资需要聚焦,把资源配置在主线逻辑最强的几个领域。比如围绕AI的延伸(包括机器人),以及固态电池。

还是那句话,市场不缺钱,但是,谁有好故事?谁就值得多看一眼。

 

PS:每天收盘前,还会更新美股市场的情况和策略,有兴趣的可以去我主页看当天的另一篇文章。

 

二、 今天值得注意的4条信息

PS:以下观点均为新闻媒体、各机构观点(高盛、美银、摩根等)。

 

1. 核心信息: 全球流动性宽松预期增强。

 原文引用: “高盛预计美联储将在9月、10月和12月连续三次降息25个基点……高盛的预测比当前市场定价更为‘鸽派’。”

 简短解读: 降息等于市场上的钱会变多,这对需要资金发展的科技股是好消息,尤其利好恒生科技指数和AI科技主题。

 

2. 核心信息: 市场正等待三大关键事件,短期不确定性很高。

 原文引用: 报告明确指出本周将迎来“最繁忙的”时期,关键事件包括中国的国家发改委新闻发布会、美联储议息会议以及中美高层会谈。

 简短解读: 这三件事分别掌管着国内政策、全球资金和中美关系,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让所有指数在未来几天波动加剧。

 

3. 核心信息: 半导体龙头中芯国际获上调目标价,受益于AI和芯片国产化两大趋势。

 原文引用: “上调中芯国际目标价……原因是AI和本土无晶圆厂(Fabless)客户的扩张驱动了长期增长。”

 简短解读: AI发展需要芯片,国家又力推芯片国产,中芯国际正好站在两大风口上,直接利好恒生科技指数、港股科技中的半导体公司。

 

4. 核心信息: 工业自动化行业逆势增长,表明制造业正在加速升级。

 原文引用: 报告在制造业投资整体下滑的背景下,特别指出了汇川技术等工业自动化公司的“选择性的强势”。

 简短解读: 经济大环境不好不代表所有行业都差,工厂自动化是大势所趋,这类公司有望穿越周期,利好机器人和AI科技指数。

 

PS:以上观点均为新闻媒体、各机构观点(高盛、美银、摩根等)。

 

三、 关于港股/A股策略

工银国证港股通科技ETF联接C:

今天港股科技,继续走在新高的路上。

目前比较在意的是最近两国谈话,是否对它造成影响。

继续持仓。


中欧北证50成份指数C:

单从今天下午走V的这个力道来说,北证50比创业板强。

它目前还没开始突破上涨,趋势还没有正式启动,我能做的就是等。

继续持仓。


中欧中证500指数增强C:

中证500,今天不错,继续上涨趋势。

成分股里今天有几个机器人/特斯拉产业链的涨停,比如万向钱潮、双环传动、新泉股份、均胜电子什么的。

中证500成分股多,缺点是比较杂,优点是覆盖面广。

继续持仓。

 

博时黄金ETF联接C:

黄金没啥好说的,国际金价昨天又涨了1%。

降息还没开始呢,不着急。

我看伦敦金这样子,3700估计挡不住啊。

继续持仓。


东方红中证东方红红利低波动C:

红利低波今天继续调整。

市场的心思不在防御板块上,这样才好。

只有无人问津时,红利低波才能给我们提供更好的回报。

越跌股息率越高,非常朴素的道理,只是很多人想不清楚,一会儿想要股价涨,一会儿想要高股息。

打着长期投资的幌子,做短期追涨杀跌的事儿,是最要不得的。

继续持仓。


——以下是:股市消费记录——

中国资产:

1. 工银国证港股通科技ETF联接C:保持在舱,今日未动。

2. 中欧北证50成份指数C:保持在舱,今日未动。

3. 中欧中证500指数增强C:保持在舱,今日未动。

4. 博时黄金ETF联接C:保持在舱,今日未动。

5. 东方红中证东方红红利低波动C:保持在舱,今日未动。

 

<分享增量信息,提升决策质量。记录真实消费。如果你感兴趣,欢迎点赞关注,留言讨论,咱们交个朋友。>

风险提示:以上观点,不构成买卖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恒生科技指数ETF(SH513180)$ 

$创业板ETF(SZ159915)$ 

$科创50ETF(SH588000)$

 

 $易方达上证科创50联接C(OTCFUND|011609)$

$华夏科创50ETF联接C(OTCFUND|011613)$

$天弘创业板ETF联接C(OTCFUND|001593)$

$易方达创业板ETF联接C(OTCFUND|004744)$

$中欧北证50成份指数发起C(OTCFUND|021299)$

$华夏恒生科技ETF发起式联接(QDII)C(OTCFUND|013403)$

$广发恒生科技ETF联接(QDII)C(OTCFUND|012805)$

 

#存储芯片掀涨价潮!投资机会几何?#

#锂电产业链爆发 宁德时代涨超10%#

#美联储能如约大幅降息吗?#

#人形机器人利好不断!机构掀调研热#

#指数操盘手集结令#

郑重声明:用户在基金吧/财富号/股吧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