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最近有没有关注到一个消息,就是“极氪拟从美股退市”。
5月7日,吉利汽车宣布,计划收购极氪已发行全部股份,吉利汽车目前持有极氪约65.7%的股份,如果交易完成,极氪将与吉利汽车实现完全合并,实现私有化并于纽交所退市。之前其实市场上就一直有“中概股回流”的传闻,这次在中美关税摩擦下,这个话题再度成为焦点。这次极氪私有化并从美股退市的计划,可以说是本轮讨论中的“回流第一股”,很多网友都在问,中概股回流潮是不是要开启了?
我们先来梳理一下今年关税摩擦过程中,和中概股回流相关的一些信息。
这次中概股回流讨论的导火索是美国财政部部长贝森特的发言。4月9日左右,就有消息说,美国财政部部长贝森特在回应“会否将中国公司踢出美股市场时”表示,“在关税谈判中,所有的政策选项都是可能的”。到了4月中旬,香港财政司司长表示,已指示证监会和港交所做好准备,若在海外上市的中概股希望回流,必须让香港成为它们的首选上市地。4月底有消息称,港交所与香港证监会就“中概股回流意向”已与部分相关企业进行接触,若仍未在香港市场上市的“中概股”希望回流,会为其香港上市提供适当的指引与协助。
5月7日,我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外资证券类金融机构和外资已成为A股市场重要参与力量,下一阶段,证监会将坚定不移推动资本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进一步完善对外开放格局,稳步推进一系列对外开放的务实举措。创造条件支持优质中概股企业回归内地和香港股市。
那现在有哪些企业符合中概股回流要求?
中概股主要集中在科技、消费与新能源三大行业,据高盛推算,有27家中概股符合回流香港上市要求,市值达到了1.4万亿港元,其中市值最大的6家公司分别是:拼多多、满帮、富途、传奇生物、唯品会和极氪。前面也说了,这里面的极氪已经宣布要退市了,再度加剧了市场的猜测。有猜测认为,如果特朗普政府在对华谈判中陷入僵局,会将在美国上市的近300家中国企业摘牌退市。当然,这些都只是基于消息面的猜测,具体的回流进展还需要持续关注。
如果中概股真的回流了,是利好还是利空?老牛先带大家回顾一下历史,然后我们再展望未来。
上一次中概股回流被全球投资者关注,是2020年美国《外国公司问责法案》(HFCAA)之后。该法案要求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对连续三年未接受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审计检查的外国公司实施退市。此后,2020至2022年之间,164家中概股被列入预摘牌名单,中国企业赴美上市短暂关门,中概股企业回A回港二次上市掀起热潮。直到2022年8月,中美达成审计监管合作协议,退市风险出现阶段性缓和。
从市场定位、制度设计和上市要求等多方面看,香港是承接中概股回流的主要市场。2020-2022年期间,港股成为中概股二次上市主阵地,募资总额超3000亿港元。2020-2022年“退市风波”后,部分中概股为规避风险启动从美股退市或回归香港市场上市。截至4月18日,在所有美国上市的中概股中(除OTC),已完成香港和美国两地上市的公司市值占比超过70%。

回顾上一轮中概“退市风波”下的市场表现,会发现,当时外资因中美博弈加速撤离,叠加回港中概股交易分流资金,恒生指数跑输全球市场,港股日均成交额出现萎缩,2022年降至1300亿港元,较2021年高点几乎“腰斩”。

所以如果中概股大规模回流,在回流初期可能会因为集中IPO引发资金虹吸效应,叠加全球市场情绪影响,可能会出现比较大的波动。但是长期来看,更多优质公司(如新能源、互联网、生物医药等)回流有助于丰富港股/A股的行业结构,吸引长期资金配置,提升市场竞争力;同时,也可能会促进A股/港股市场扩容、制度升级、国际化,提升中国资本市场的全球定价权。
关于中概股回流,老牛目前的观点如下,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第一,投资是反人性的,风险往往会带来机遇。我们回顾历史可以发现,短期的冲击可能会带来“黄金坑”,或许是逢低布局的时机。
第二,目前中概股系统性全面退市概率较低。美股是全球市场化程度最高的资本市场,美国若以行政手段强制清退中概股,将与其标榜的“非歧视性市场准入”原则产生根本性冲突。不仅可能造成百万投资者的本金及收益损失,更可能削弱全球资本对美股市场及美国金融体系的信任基础。
第三,在政策支持下,港股正成为中概股重要的风险缓冲和融资新平台。去年以来,中国证监会和中国香港证监会在推动企业赴港上市融资方面出台了一系列具体的积极政策和声明,从多方面支持和优化完善内地企业赴港上市。这些政策不仅拓宽了上市公司的融资渠道,也有效提振了港股市场投资人的信心。当前赴港上市持续升温,2025年一季度港股IPO金额182.14亿港元,同比增加281%,IPO完成家数16家,同比增长33%。2025年1-3月港股再融资金额677.15亿,同比增长224%,再融资完成家数103家,同比增长9.6%。整体上看,申请情况方面,香港交易所股票上市申请整体情况与去年持平,完成情况方面,2025年一季度港股IPO、再融资完成情况均有较大改善。

最后说一下我的实盘组合情况。
今天从红利转了5000元到消费。最近市场波动较大,热点变得也比较快,所以组合整体还是“红利+消费”为主,在当前市场中抗震效果还可以,收益情况微红。老牛我不是频繁调仓追高的类型,但是机会合适的时候会调仓,大家可以关注一下后续情况。


如果觉得内容还不错,欢迎点赞评论走起!也可以关注一下,你们的支持是“老牛马”熬夜写稿的动力!
最后,声明一下:以上内容仅为个人实盘记录和分享,大家的钱是自己的,下手前默念三遍“敬畏市场”!市场有风险,决策需谨慎。
$国泰中证港股通科技ETF发起联接C$ $天弘恒生科技指数(QDII)C$ $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发起式联接C$
#大基金减持两大芯片巨头# #英美达成贸易协议!特朗普:快去买股票# #多只银行股再创历史新高!# #央行降准降息!市场会如何反应?# #国防军工行业有望迎新一轮高景气周期# #表现抢眼!创新药还能上车吗?# #2025巴菲特股东大会上说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