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前几年市场调整的洗礼,投资者对于回撤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特别希望能找到那些策略上具备灵活性的基金。基金经理根据估值情况和市场趋势对基金进行动态调整,使其更好的适应市场环境变化。这类产品积极而不激进,在把握市场机会的同时注重规避风险,可以为投资者提供较好的持有体验。
管理这类产品的基金经理,共性是对市场、对风险有敬畏之心,不同的是每个人在“稳中求进”时有着自己独特的投资框架和方法论。今天就给大家介绍我们挖掘出的4只投资策略相对灵活的基金,分别是栾超管理的华安优势龙头混合、董伟炜管理的西部利得新动向混合、许拓管理的永赢股息优选混合、王霞管理的前海开源沪港深裕鑫灵活配置混合基金。
一、华安优势龙头混合
栾超自2024年7月1日开始管理华安优势龙头混合,任职回报为16.75%,跑赢业绩比较基准1.07%,期间最大回撤仅为9.60%。(来源:Wind,基金定期报告,截至2025.3.31,业绩比较基准为中证800指数收益率*50%+中证港股通综合指数收益率*30%+中债综合全价指数收益率*20%)
栾超具有机械和经济学复合教育背景,拥有12年证券从业经验,超8年证券投资经验。2023年11月加入华安基金,现任公司北京权益团队负责人、基金经理。
从华安优势龙头混合的行业配置来看,栾超2024年7月接手该基金后迅速降低行业集中度,持仓行业数量明显增加,单个行业的持仓占比明显降低。具体行业持仓上,该基金采用“红利+成长”的哑铃型策略配置。其中红利资产在经济复苏背景下盈利能力和分红能力持续提升,近几年整体走势较强,比如交通运输;成长资产则围绕 AI 的全球产业趋势和国内转型升级背景下的整体战略方向进行布局,比如传媒、电子、通信等。这样的行业配置可以在维持了一定锐度的同时,兼顾风险均衡。
从华安优势龙头混合的个股持仓来看,栾超2024年7月接手该基金后迅速降低个股集中度,前十大重仓股占比从2024年2季度的68.04%降至3季度的32.81%;前十大重仓股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2024年2季度前十大重仓股中有5只医药股,2024年3季度至2025年1季度,减少医药股的配置数量,转向港股互联网、半导体、文教用品等行业的龙头公司,个股持仓更加多样化。(来源:Wind,基金定期报告)
整体上看,栾超用周期思维指导投资,搭建出宏观大类资产择时、行业景气度比较、微观公司成长性发掘——“择时、择势、择股”三位一体的投资框架,适度左侧布局,把握周期上行的投资时段,实现对不同时期优势板块和个股的超额抓取。
与一般猛冲猛打、锐度较高的成长选手不同,栾超具备敏锐的风控意识,奉行“慢就是快”的均衡成长风格,牺牲一部分弹性,来换取更优的组合波动和回撤控制。在构建组合时会平衡胜率、赔率及仓位,不赌赛道,不赌市场涨跌,严格控制单个行业、单只个股的持仓,给组合留出调整的空间,以便能随时根据经济和产业周期进行行业轮动,平衡风险收益。
值得一提的是,栾超管理的华安竞争优势混合基金(A类:024437;C类:024438)正在发行,这是业内首批分档计提管理费的基金。这类基金将管理费与投资者的持有时长及投资结果进行挂钩,细化至“单客户、单份额”,实现“千人千面”差异化,业绩好可以适当增收,业绩不好则大幅少收,真正做到与持有人利益深度绑定,激励管理人提升自身实力,激励持有人关注长期投资。
注:R为投资者持有的基金份额的年化收益率,Rb为本基金业绩比较基准同期年化收益率,业绩比较基准为中证800指数收益率*65%+中证港股通综合指数收益率*15%+中债综合全价指数收益率*20%
该基金的业绩比较基准锚定中证800指数,与基金经理兼顾均衡和灵活性操作的能力圈高度契合,为投资者提供了 “超额收益、胜率把控、回撤控制” 的解决方案。一方面,在中证800指数的基础上力争创造超额收益;另一方面,力争为投资者提供较好的投资体验。
二、西部利得新动向混合
董伟炜自2024年7月1日开始管理西部利得新动向混合,至今任职回报为38.40%,跑赢同期沪深300指数26.93%。(来源:Wind,截至2025.5.30,下同)
董伟炜拥有18年证券从业经验,2024年5月加入西部利得基金,担任绝对收益投资部负责人、基金经理。他曾管理多种类型的产品,如固收+、红利主题基金、行业轮动型基金等,投资视野较宽、实战经验丰富。
从西部利得新动向的行业持仓来看,该基金在2024年9月下旬以前因宏观经济相对较弱,配置以AI端侧、新能源、银行、汽车等受宏观经济影响较小或受到政策逆周期支持的方向为主;随着“9.24”行情开启,该基金迅速转守为攻,减持银行等红利资产,加仓内需弹性方向(消费,建材,资源等)。
2024年4季度,由于宏观基本面显著改善仍需要一定的时间,市场急涨后缺乏基本面驱动,该基金一方面降低股票持仓,一方面保持一定的轮动强度,把握主题投资的机会同时规避市场风险。2025年1季度,该基金捕捉到春季行情的启动信号,重仓利好支撑的DeepSeek相关产业链方向,减仓承压的海外算力链的相关股票,还配置新兴消费、工程机械、有色金属、军工、化工等行业来丰富组合的收益来源,提升组合的抗波动性,取得了较好的收益。
可见,董伟炜在管理西部利得新动向时,积极进行仓位管理、组合结构动态优化,并通过多种策略进行个股选择,比如增强GARP策略(选择中期呈现加速成长的标的)、传统的GARP策略(选择选择稳定增长且估值合理的标的)、逆向策略(调整至估值低位的标的)、红利策略,力争使组合始终处于风险收益比的“有效前沿”。
他还注重平衡收益获取和风险控制,构建“两类机制+三层风控”的风控体系。其中“两类机制”分为主动风控和被动风控,主动风控是基于主观判断及时减仓,被动风控是当股价表现持续低于预期时调仓;“三层风控”中,第一层是将性价比作为重要的买入条件,第二层是坚持适度分散的配置原则,第三层是根据不同的波动阈值设置不同的股票仓位限制。
整体上看,董伟炜坚持绝对收益的理念,对风险的容忍度较低,更注重胜率,逐步将投资策略从原先的“基本面趋势”迭代为“合理估值下的基本面优势”,不仅像趋势投资一样强调成长速度、收益弹性,还强调成长的稳定性、持续性,结合主动与被动仓位管理,力争把握各阶段市场主线,在合适的时机寻找合适的收益风险比的资产,适应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
三、永赢股息优选混合
许拓自2023年9月25日开始管理永赢股息优选混合基金,至今任职回报为29.14%,跑赢同期沪深300指数26.43%。
许拓拥有12年证券相关从业经验,拥有“券商分析师+公募投资”双重履历,现任公司权益投资部投资总监助理兼基金经理。
从永赢股息优选的持仓来看,2024年1季度至3季度,该基金重点投向经营模式简单、壁垒较高、财务稳健、分红可期、估值偏低的红利资产,如公用事业(电力股为主)、交通运输、石油石化三个行业合计持仓超过70%。同时因为大额申购、兑现持仓收益等原因,该基金权益持仓占比有所降低,规避了市场调整风险。
2024年4季度,该基金考虑到部分稳定类资产已经有所回调、估值偏合理,大幅提升了权益仓位,增持处于低位的银行和食品饮料,其中,银行周期波动较低、股息率长期保持较高水平,食品饮料估值低、分红率正稳步提升。2025年1季度该基金基于短期景气程度和估值高低对个别标的进行了优化,整体持仓方向变化不大,仍以红利资产为主,把握住了红利资产3月份以来逆势走强的行情。
在控制回撤方面,许拓偏好左侧布局,比较重视估值性价比,规避在景气高位或估值高位接盘的风险。
整体上看,许拓投资风格偏保守,不追求短期的快速爆发,投资目标是向确定性要收益,长期聚焦于红利资产,重视估值性价比,熟练运用多种策略降低组合波动,擅长择时交易与行业轮动,力争控制回撤优化体验。
四、前海开源沪港深裕鑫灵活配置混合
王霞自2017年3月23日前海开源沪港深裕鑫成立便开始管理,任职回报为130.36%,跑赢同期沪深300指数119.05%。该基金成立以来7个完整年度中,仅在2020年(收益率24.23%)跑输沪深300,其他6年均跑赢沪深300。
王霞是会计学硕士,在校期间即取得中国注册会计师资格(CPA),在投资时更注重基本面和估值分析,在周期领域积累了深厚的投研经验。
从前海开源沪港深裕鑫的持仓来看,该基金自2020年10月份战略性转为纯港股基金,采用“AH折价策略”,精选AH溢价率高(H股折价较高)的优质公司,根据最新的季报结合盈利和估值水平动态调整组合。
2024年3季度末,该基金在市场极度悲观时期,逐步提高仓位水平,加仓券商、保险、有色金属等行业,充分抓住了“9.24”行情。2024年4季度鉴于港股市场波动加大,该基金将仓位降至63.80%,逐步兑现非银金融、工业金属的投资收益,减持基建、海运行业,增持银行、通信等行业,规避市场调整风险。2025年1季度,该基金仓位水平小幅提高至70%水平,行业配置集中在银行、能源(如煤炭)、电力(如核电)、有色金属(如黄金)、消费(如家电)等,把握住了红利行情、黄金行情和以旧换新催生的家电股行情。
从个股持仓来看,前海开源沪港深裕鑫持股主要集中在央企、国企,这类企业掌握大量优质资源,常年处于低估值水平,盈利韧性较强,同时具备较强的分红能力。可见该基金属于典型的港股央企红利主题风格,在“中特估”行情启动(2022年底)之前就已经开启了相关投资,近些年同时捕捉到了“中特估”行情和红利行情。
整体上看,王霞在管理前海开源沪港深裕鑫时,主打“AH折价策略”。她擅长从宏观角度自上而下出发,基于周期视角,在把握时代变迁周期、宏观政策周期、行业生命周期的基础上,优选赛道,聚焦龙头,注重回撤控制,积极进行权益仓位管理和行业配置调整,把握市场各阶段及不同风格下的行业投资机会。
五、结语
在当前宏观经济基本面、各类扰动因素具有诸多不确定性的大背景下,股市震荡格局或成常态。投资者对实现资产保值增值的需求始终迫切,期待能在可控风险范围内获取合理回报,但自身往往受限于信息获取的局限性、专业知识的不足以及难以时刻紧盯市场变化等现实困境,想要精准把握投资机会、有效控制风险,难度相对较高。
在这个充满变数的时代,选择一位能攻善守的基金经理,选择具备灵活性策略的基金,或许正是投资者穿越市场迷雾,实现相对较好投资收益的务实之选。
基金经理栾超在管产品业绩:华安优势龙头混合A/C成立于2021.11.16,2022-2024年、成立以来净值增长率(及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分别为:-26.50%/-26.87%(-13.66%)、-26.75%/-27.11%(-8.65%)、-1.92%/-2.41%(13.38%),-44.65%/-45.58%(-7.81%),历任基金经理为:盛骅(20211116-20240630)、栾超(20240630至今)。华安科技动力A成立于2011.12.20,2020-2024年、成立以来净值增长率(及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分别为: 50.30%(20.60%)、19.98%(-0.15%)、-31.42%(-17.01%)、5.44%(-7.97%)、22.99%(11.27%)、578.16%(61.12%),历任基金经理为:汪光成(20111120-20131028)、李冠宇(20130408-20141229)、陈逊(20141230-20150625)、谢振东(20150325-20191107)、李欣(20191108-20250505)、栾超(20250506至今)。华安科技动力C成立于2022.4.27,2022-2024年、成立以来净值增长率(及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分别为:-1.16%(1.14%)、4.82%(-7.97%)、22.23%(11.27%)、27.82%(3.24%),历任基金经理为:李欣(20220427-20250505)、栾超(20250506至今)。
基金经理栾超历史产品业绩:新华中小市值优选混合成立于2011.1.28,2020-2024年、成立以来净值增长率(及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分别为:69.22%(23.21%)、6.73%(9.35%)、-20.98%(-16.95%)、-4.74%(-5.47%)、-13.14%(8.70%)、222.83%(40.45%)。新华优选成长混合成立于2008.7.25,2020-2024年、成立以来净值增长率(及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分别为:71.01%(22.61%)、31.94%(-3.12%)、-27.04%(-16.86%)、-5.18%(-8.40%)、2.94%(13.73%)、483.71%(52.58%)。新华泛资源优势成立于2009.7.13,2020-2024年、成立以来净值增长率(及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分别为:67.65%(17.94%)、30.51%(-1.14%)、-25.62%(-11.94%)、-5.53%(-5.40%)、1.54%(12.58%)、411.25%(51.67%)。新华趋势领航成立于2013.9.11,2020-2024年、成立以来净值增长率(及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分别为:52.61%(22.61%)、28.10%(-3.12%)、-27.53%(-16.86%)、-31.90%(-8.40%)、9.22%(13.73%)、184.68%(64.71%)。新华景气行业A/C成立于2020.9.27,2021-2024年、成立以来净值增长率(及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分别为:23.69%/23.06%(-3.54%)、-25.95%/-26.31%(-14.44%)、-5.82%/-6.29%(-7.62%)、-2.89%/-3.37%(12.80%)、-18.34%/-20.16%(-4.79%)。新华鑫益灵活配置A增设于2021.11.9,2022-2024年、成立以来净值增长率(及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分别为:-27.98%(10.00%)、-5.54%(10.00%)、9.95%(10.00%)、-32.09%(33.92%)。新华鑫益灵活配置C由原份额调整而来,成立于2014.4.16,2020-2024年、成立以来净值增长率(及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分别为:72.68%(10.00%)、36.91%(10.00%)、-28.34%(10.00%)、-6.01%(10.00%)、9.40%(10.00%)、359.78%(109.59%)。新华科技创新主题成立于2016.3.22,2020-2024年、成立以来净值增长率(及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分别为:81.33%(19.13%)、23.87%(1.30%)、-24.64%(-14.26%)、-32.28%(-5.90%)、-7.54%(11.48%)、-7.98%(25.12%)。新华鑫动力A/C成立于2016.6.8,2020-2024年、成立以来净值增长率(及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分别为:121.43%/121.13%(16.22%)、37.91%/37.77%(-1.88%)、-25.17%/-25.25%(-13.11%)、-29.29%/-29.36%(-6.17%)、-9.96%/-10.05%(11.50%)、40.65%/39.33%(21.60%)
风险提示: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详情请认真阅读本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基金法律文件。(1)本基金的管理费由固定管理费、或有管理费和超额管理费组成,其中或有管理费和超额管理费取决于每笔基金份额的持有时长和持有期间年化收益率水平,因此投资者在认/申购本基金时无法预先确定本基金的整体管理费水平。(2)由于本基金在计算基金份额净值时,按前一日基金资产净值的 1.20%年费率计算管理费,该费率可能高于或低于不同投资者最终适用的管理费率。在基金份额赎回、转出或基金合同终止的情形发生时,基金投资者实际收到的赎回款项或清算款项的金额可能与按披露的基金份额净值计算的结果存在差异。投资者的实际赎回金额和清算资金以登记机构确认数据为准。(3)本基金采用浮动管理费的收费模式,不代表基金管理人对基金收益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