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澳宝藏基#我已加入自选,在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50%大关、板块历经两年多深度回调后迎来明确反转的市场环境下,聚焦新能源赛道的主题基金正成为把握行业红利的核心工具。$信澳新能源精选混合A$ 作为信达澳亚基金旗下的新能源主题产品,由李博、朱然等资深基金经理掌舵,深度布局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在板块估值修复与业绩增长的双重驱动下,其投资逻辑与四季度机遇值得深入解析。
一、基金核心竞争力:产业链深耕与灵活调仓的双重优势
信澳新能源精选混合A的核心价值源于对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深度理解与动态适配能力。基金经理李博团队拥有多年新能源产业研究经验,形成了“产业趋势研判+灵活仓位调整”的投资框架——在行业回调期通过降低高波动环节仓位控制风险,在复苏期则精准加仓高景气标的。2024年一季度,团队预判锂价见底与订单回暖趋势,及时调整上游资源与下游整车的配置比例,成功规避了产业链价格波动冲击,这一操作思路在基金净值表现中得到印证:截至2025年9月26日,基金最新净值达1.8741,近12个月波动率70.48%,在板块反弹中展现出较强的收益弹性。
基金的持仓结构充分体现了“全产业链覆盖+重点突破”的策略。其布局贯穿新能源汽车上游资源、中游制造与下游整车环节,同时前瞻性纳入智能化与机器人等关联赛道。这种配置逻辑与信达澳亚基金权益投资近七年行业领先的投研实力形成支撑,通过“周度产业数据跟踪+月度企业验证”的研究机制,确保持仓始终贴合行业核心矛盾。例如2025年二季度,团队发现特斯拉人形机器人与中国供应链的协同机遇,逐步纳入相关标的,提前把握了科技与制造融合的增量机会。
作为A类份额基金,其费率结构更适配中长期投资者,与新能源产业“长周期成长”的属性形成匹配,适合伴随行业完成估值与业绩的双重修复。
二、板块反转逻辑:渗透率与基本面的共振支撑
新能源汽车板块的反转并非短期情绪驱动,而是“渗透率突破+基本面改善+政策托底”形成的确定性趋势。从核心数据看,行业已从高速增长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2025年8月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48%,9月更是预计攀升至58.1%的历史新高,标志着市场从“政策驱动”彻底转向“消费驱动”。这一趋势与此前两年的回调形成鲜明对比——2023年因价格战、锂价暴跌90%等因素,中证新能源汽车产业指数最大回撤超67%,而当前板块已进入“需求放量-业绩改善-估值修复”的正向循环。
基本面的实质性改善是反转的核心支撑。锂电池产业链2025年二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30.49%,连续两个季度实现同比环比双增,正极、负极等核心环节盈利显著修复 。需求端呈现“国内稳增+海外爆发”的格局:国内前8月销量突破960万辆,同比增长36.7%;海外市场中,比亚迪等龙头企业8月出口同比增速达127.5%,欧洲、东南亚市场份额持续扩大。标普全球预测2025年全球电动车销量将增长30%,达1510万辆,为产业链提供了广阔的增长空间。
政策层面的“窗口期效应”进一步强化反转确定性。2025年国家安排3000亿元新能源汽车补贴,且国补政策将于年底截止,叠加部分车型购置税优惠即将调整,有望刺激四季度消费需求集中释放。同时,中西部与县乡市场普及率提升、汽车保有周期缩短等中长期因素,为行业增长提供了底层动力。
三、四季度投资机遇:基金布局与赛道红利的精准适配
$信澳新能源精选混合A$ 的持仓结构与四季度新能源汽车板块的核心机遇高度契合,具体可从三大维度把握:
整车与出口链:渗透率红利的直接受益者
四季度传统消费旺季叠加政策刺激,整车板块将迎来“量价齐升”。乘联会数据显示,9月新能源零售预计达125万辆,终端折扣趋于稳定,“反内卷”成效初显。基金重仓的头部整车企业不仅受益于国内渗透率提升,更在海外市场形成突破——部分企业欧洲市场销量已超越特斯拉,东南亚布局加速落地,全球化带来的业绩弹性正逐步释放。这种“国内份额提升+海外增量开拓”的双重逻辑,为基金提供了坚实的收益基础。
上游资源:供需改善下的估值修复
经历两年多的价格回调后,上游资源板块已具备显著的估值安全垫。尽管锂价仍处于低位,但行业产能出清加速,优质产能供应紧张格局初现 。随着四季度动力电池需求进入旺季,锂电池出货量预计延续68%的同比高增长,上游资源价格有望企稳回升。基金在锂矿等核心资源环节的布局,既能享受价格反弹带来的弹性,又能依托龙头企业的成本优势抵御周期波动,形成“防御+进攻”的双重属性。
智能化与机器人:产业升级的增量蓝海
新能源汽车的竞争焦点已从“电动化”转向“智能化”,这一趋势与基金的前瞻布局形成共振。基金经理在展望中明确提及,擅长智能化的车企将获得更高品牌溢价,而特斯拉人形机器人产业链结合了美国创新与中国制造优势,成为高端制造新增长极 。当前智能驾驶L4级商业化试点扩大,固态电池产业化加速推进,为电子电气架构、智能座舱等细分领域带来增量需求,基金对这些环节的提前配置,有望在四季度获得超额收益。
从投资策略看,信澳新能源精选混合A适合认同新能源汽车长期成长逻辑,四季度配置可采用“分批建仓+长期持有”策略:关注十月三季报披露期,若整车、电池环节业绩超预期可顺势加仓;若因短期情绪回调则把握布局机会。对于稳健型投资者,建议将其作为“卫星配置”,占权益资产比例控制在10%-15%;长期投资者可通过定投方式分摊成本,分享行业渗透率从50%向70%迈进的成长红利。
$信澳新能源精选混合A$ 凭借对产业链的深度把握、灵活的调仓能力与扎实的投研支撑,精准适配了当前板块反转行情。在新能源汽车从“规模扩张”到“质量提升”的转型期,该基金有望成为投资者捕捉产业红利的优质工具,在四季度政策催化与业绩兑现的共振中持续创造超额收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