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1-17 14:50:00 天天基金网页版 发布于 广东
26日开幕!大湾区文投会引60+资本“踏破门槛”:广东文化科技赛道藏着多少机遇?

机器人弹奏《青花瓷》的悠扬旋律从文博会现场传出,虚拟醒狮与真人演员在全运会开幕式上隔空共舞,岭南文化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被重新诠释。

在第十五届全运会开幕式上,增强现实技术让龙舟“划”入观众席,激起阵阵数字浪花。这场震撼的视觉盛宴背后,是广东作为数字经济与文化资源大省,推动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的成果。

同期举办的“百万英才汇南粤——文化产业人才荟”活动现场,VR《魔法冰堡》项目通过8K超高清技术,让体验者感受到冰龙掠过的气流。这种沉浸式体验正是广东“文化+科技”融合的缩影。

技术赋能文化新体验

在广州白云“星纪世界南湖乐园”,十二大科幻主题区域、超百款剧情任务吸引着众多年轻人。这个国内首个RPG科幻主题乐园通过数字技术将游客带入沉浸式体验世界。

佛山祖庙通过数字藏品和研学课程,向青少年展现中国传统建筑特色,上榜“2024年度广东省文物古迹活化利用典型案例”,今年五一假期就接待游客超过15万人次。

广东联通依托“5G+AI大模型”技术,为多个文化场所打造智慧体验。在南越王博物院,由AI生成的“智衣衿”让游客直观感受历史场景,带动该院国庆期间客流同比增长11.3%。

在广州北京路、江门碉楼等热门景区,数智导游导览系统通过GIS和AI语音大模型技术,为游客提供“数字人多语言语音讲解+AI深度交互”服务,大幅提升游览体验。

政策引领产业新变革

广东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和旅游厅等部门近期联合印发实施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 “政策包” ,涵盖影视、演艺市场、动漫影视、网络游戏等六大领域,共87条政策措施。

这些政策不是简单“减材料”,而是聚焦企业痛点,推动实现数据共享、监管协同。广州推出的“文旅体一证通”改革,为审批流程“瘦身”,激发了市场活力。2024年,黄埔全区规模以上文化类企业达251家,营收790.33亿元,同比增长13%。

广东还不断完善政策体系,从技术研发、场景开放到产业集聚,为企业发展提供全链条支持。2022年,广东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提出建设全球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战略高地。

2025年,广东“人工智能+文旅”应用场景典型案例和孵化项目名单发布,15个案例项目和8个孵化项目入选,覆盖平台服务、文旅装备等领域,为培育新业态提供可复制的解决方案。

企业创新驱动产业升级

在企业层面,广东文化科技融合成果丰硕。三七互娱集团将广府文化元素融入游戏开发,推出“探寻粤韵接龙运”城市漫步活动,让虚拟人“葱妹”带领玩家探索陈家祠、永庆坊等城市地标。

金马游乐股份有限公司投入超3亿元研发虚拟沉浸式游乐项目,其开发的“动感舱”集六轴动感舱、影音和特效于一体,产品远销全球近50个国家和地区。

优必选研发的悟空1.0桌面智能机器人不仅能跳舞、会打功夫,摔倒后还能自主爬起来。该公司智能硬件营销中心渠道总监闫尚表示:“我们想要打造一款真正有意义的、可以陪伴人类的产品。”

广汽集团与华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家重点实验室合作,发布“人车家——文化科技引领未来生活态”,推动汽车进化为“连接人车家的超级终端”,创造更具前瞻性的智慧出行生态。

构建文化科技融合新生态

广东在文化和科技融合方面取得的成就,源于其独特的战略优势。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文化科技融合提供了战略机遇,而丰富的岭南文化底蕴则为创新提供了不竭源泉。

截至2024年,广东数字创意产业集群营业收入已达6233.38亿元,提前完成2025年突破6200亿元的目标任务。数字出版、动漫、音乐、游戏等产业分别占全国的1/5、1/3、1/4和4/5。

在人才培养方面,广东实施“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引进培育创新领军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2025年广东旅博会期间,44国驻穗总领事馆官员及国际文旅机构驻华代表到场参观,凸显了广东在国际文旅合作中的广泛影响力。

岭南文化大模型的开发应用,是广东文化科技融合的又一亮点。这一大模型通过知识蒸馏与多模态融合,将6710亿参数的通用大模型压缩至70亿-700亿,显著提升了文化遗产智能化解析的准确率。

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

展望未来,广东文化与科技融合将向“全域感知、智能决策、全民共享”方向深度演进。数字孪生技术将实现文化场所全生命周期管理,整合地形、植被等数据,模拟植物生长、游客路线,优化空间布局。

粤港澳大湾区生成式人工智能安全发展联合实验室的成立,标志着广东在推动生成式人工智能产业安全发展方面迈出关键步伐。该实验室将致力于成为技术创新策源地、“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试验田。

当前仍面临技术成本高、数据整合难等挑战。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文化产业研究所所长指出,需构建从资源转化、项目孵化到产业链的全生态全链条文化创新支撑平台体系。

中山大学软件工程学院产业数字化服务中心主任戴欣认为,广东人工智能产业正从“单兵作战”走向“生态共赢”,未来需进一步加强跨领域合作。

随着2025大湾区文投会临近,红杉中国、梅花创投等60余家投资机构已将目光投向广东文化科技融合领域。岭南文化不再仅仅存在于古籍和博物馆中,更在数字空间获得新生。

在佛山祖庙的数字藏品中,在粤剧与网游《逆水寒》的梦幻邂逅里,岭南文化的生命力正被科技重新激活。从“元宇宙”里的可触可感的传统文化,到AI修复的戏曲经典,一场深刻的文化传承革命正在广东悄然发生。

#锂电池行业拐点确立!锂电大周期来了?##科技热点摊开业啦#$永赢科技智选混合发起C(OTCFUND|022365)$$广发国证新能源车电池ETF联接C(OTCFUND|013180)$#科技小登大揭秘#

郑重声明:用户在基金吧/财富号/股吧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