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1-26 18:58:13 天天基金Android版 发布于 浙江
科技高歌猛进下的稳健之选:我与工银聚安混合的固收+之旅

#工银聚焦偏债混# 一边是科技板块涨得热火朝天,一边是自己的心脏随着K线图上下起伏。在当下的市场里,我们该如何平衡收益与风险呢?

记得不久前,我跟一位老朋友聊天,他感叹道:“现在这市场,全是科技股的狂欢,可我这心理素质,实在跟不上这种大起大落的节奏。”这让我想到了自己这些年的投资心得——在追求收益的同时,更需要一份难得的淡定从容。

而正是这种心态,让我发现了“固收+”基金的魅力,尤其是近期表现亮眼的工银聚安混合基金,它给了我一种“进退有度”的投资体验。

一、科技领涨行情下的固收+配置价值。

今年以来,A股市场以AI为代表的科技板块强势崛起,成为最靓丽的风景线。 数据显示,“固收+成长”策略基金表现突出,不少产品年内涨幅超过30%,甚至有的接近50%。这种火爆行情固然诱人,但波动也着实不小。

在我看来,固收+产品就像是战场上的特种部队——债券部分负责坚守阵地,提供稳定的防御火力;而权益部分则是机动突击队,在市场机会出现时主动出击。这与当前的市场环境完美契合:既不错过科技成长带来的红利,又有债券底仓作为“护城河”。

我注意到,许多绩优的“固收+”产品并不是盲目追逐市场热点,而是有着严格的投资纪律。比如一些基金对科技板块的配置,会结合估值与成长确定性进行筛选,而不是“盲目追高”。 这种策略在当下估值高企的市场环境中显得尤为珍贵。

二、工银聚安混合测评:低调的实力派。

在众多“固收+”产品中,工银聚安混合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这只基金虽然不是市场上最闪亮的明星,但它的稳健表现却让我这种注重风险收益比的投资者感到安心。

从投资策略来看,工银聚安混合采用了“债券为底、股票添色、转债增弹性”的核心思路。 这种策略听起来简单,实则需要对股债两市都有深刻的理解。

让我特别欣赏的是,工银聚安混合在权益部分的投资并没有盲目追逐市场热点,而是聚焦于低估值的价值股。根据最新披露的季报,其前五大重仓股主要集中在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作为一名长期投资者,我深知“估值洼地”的意义——交通运输指数的市盈率位于近10年2.55%的分位水平,这样的低估值板块在当前高企的市场中无疑提供了一定的安全边际。

在我看来,基金经理黄诗原的操作理念很符合我的投资哲学——不追逐短期热点,注重长期价值。他有着丰富的可转债投资经验,管理风格稳健,能够在市场波动中灵活调整策略。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工银聚安混合在不同市场中都能表现出色,近一年净值增长率超过20%,大幅跑赢业绩比较基准。

三、对未来市场的思考。

展望后市,我认为“固收+”产品仍具有较强的配置价值。当前经济环境下,债市总体偏利多,债券市场具备稳定运行的基础;而权益市场虽然短期涨幅较大,但预计仍以结构性行情为主。

在这种情况下,工银聚安混合这样的偏债混合基金,能够帮助我们在股债之间寻求最佳平衡点。基金经理黄诗原也表示,2025年,积极的财政政策与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为资本市场注入了活力,这为基金的债券投资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股市的回暖趋势也为权益投资带来了机会。

从我自身的经验来看,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我们既不能因恐惧波动而全仓债券,错失权益市场的长期收益;也不能为了追求高收益而盲目全仓权益资产,承受过大波动。而“固收+”产品,特别是像工银聚安混合这样注重价值投资的基金,提供了一条中庸之道——在稳健中追求收益,在控制风险中把握机会。

投资如同航海,我们既需要一艘坚固的船(固收部分),也需要一张灵活的风帆(权益部分),才能在市场的波涛中稳健前行。工银聚安混合基金正是这样一款“好船配好帆”的产品,它可能不会让你一夜暴富,但长期持有的体验却可能超乎预期。在科技股光芒四射的今天,我仍然愿意将一部分资金配置于工银聚安混合这样的价值型“固收+”基金,因为它给了我一份难得的淡定。投资不只是一场数字游戏,更是一种心态的修炼。而找到一款与自己的投资理念和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产品,往往比追逐市场热点更为重要。@工银瑞信基金



郑重声明:用户在基金吧/财富号/股吧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