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银聚焦偏债混#工银聚安:低估价值+固收、可投港股
现在的北国一定很冷,但我却很热,因为我的心中一定有一把火。
冬天里的一把火。
我现在攥着手机,屏幕上是工银聚安混合基金的净值页面。
这只代码011787的基金,是我北漂十五年,最踏实的一次选择。
早高峰的地铁刚到站。
门开的瞬间,人潮像涨潮的海水。
我被裹挟着进去,肩膀抵着别人的背包。
从南五环到北四环,一小时二十分钟。
工位在办公室角落,对着后墙的通风口。
三年前争主管,我业绩排第一。
最后名额给了总部亲戚的侄子。
HR找我谈话,说“老员工要稳”。
我笑了笑,没说话。
三十五岁后,招聘软件上的“35岁以下”像道坎。
投过十二份简历,只收到两个面试。
面试官盯着我的简历,问“能接受996吗”。
我摸了摸鬓角的细纹,说“家里有老人要养”。
后来就没再投过了。
不是不想动,是不敢动。
独在异乡为异客——五十万的底气与焦虑
银行卡里有五十万。
是十五年省出来的。
房租三千五,吃饭两千,给爸妈每月一千五。
一件羽绒服穿了四年,袖口磨起球。
这五十万,是我的救命钱。
以前觉得,存银行最安心。
爸妈总说“银行是铁饭碗,钱放里面不会跑”。
三年前,一年期定存利率还有2.75%。
五十万存一年,利息一万三千七百五。
现在再去银行,柜员说“一年期1.45%,要不要存”。
我算了算,利息七千二百五。
不够北京一个月的房租。
余额宝更惨。
七日年化跌破1.8%。
五十万放里面,一天利息不到二十五块。
买杯奶茶都不够。
试过股票型基金。
2022年买的新能源,半年亏了十八万。
凌晨三点起来看净值,数字红得刺眼。
老婆就是那时候跟我分的手。
她说“你连钱都守不住,我跟着你没指望”。
我没怪她。
那天我在楼下便利店,买了瓶二锅头。
喝到吐,眼泪混着酒沫子流。
从那以后,我对“高收益”三个字,有了阴影。
可钱不能放着贬值。
爸妈年纪大了,万一住院怎么办?
我老了,谁养我?
那段时间,我总在地铁上发呆。
看着窗外掠过的高楼,觉得自己像片飘着的叶子。
山重水复疑无路——偏债基金的光
转机是老周给的。
老周是我前同事,比我大五岁。
他儿子去年高考,考上了北大。
请客吃饭时,他说“学费是基金赚的”。
我眼睛亮了。
他说“不是股票型,是偏债混合基金”。
“主要投债券,稳;少部分投股票,赚点零花钱”。
我当时没信。
怕又是坑。
老周没多说,把手机递给我。
屏幕上是基金账户。
三年收益四十万,最大回撤不到5%。
我心跳快了起来。
那天晚上,我第一次主动查基金资料。
偏债混合基金,债券占比70%以上。
债券是“安全垫”,股票是“添头”。
风险比股票型低,收益比存款高。
这不就是我要的吗?
我下载了三个基金APP。
把排名前一百的偏债基金,全拉进表格。
看成立年限,要五年以上的。
看基金经理,要没换过的。
看业绩,近一年、三年、五年都得跑赢基准。
看最大回撤,必须低于10%。
筛选到最后,剩下三只。
全是工银瑞信的“聚”系列。
聚享、聚安、聚丰。
工银瑞信,我熟。
工资卡就是工行的,用了十五年。
国有大行背景,跑不了。
我又查了工银瑞信的固收团队。
一百多号人,核心成员平均从业十五年。
2008年金融危机、2015年,都扛过来了。
风控体系是“三道防线”,投前、投中、投后都有人盯。
这下,我心里有底了。
大树底下好乘凉——工银的硬靠山
工银瑞信不是小公司。
2005年成立,快二十年了。
管理资产一万五千亿,全行业前十。
客户超过一亿人。
这些数字,不是吹出来的。
我去工行网点办业务时,问过理财经理。
她跟我说“我们行自己的基金公司,肯定靠谱”。
“别的公司可能为了业绩赌一把,工银瑞信不敢”。
“国有背景,要的是长期口碑”。
我信这话。
就像我们国企,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这种稳,对我们中年人来说,比什么都重要。
工银瑞信的固收团队,是业内的“王牌军”。
负责人叫杜海涛,从业二十年。
2008年次贷危机,他管的基金回撤才2%。
那时候很多基金公司都亏得底朝天。
还有个基金经理叫何秀红。
女的,做事比男的还稳。
她管的纯债基金,连续五年正收益。
这样的团队,能让人放心。
“聚”系列三只基金,各有各的路数。
聚享是量化+固收,近一年收益32.72%。
收益高,但我看不懂。
什么多因子模型,什么算法筛选。
太复杂,心里没底。
聚丰是均衡价值+固收,近三年收益32.14%。
重仓有色金属、医药、非银金融。
行业分散,稳得很。
我买了二十万,当“压舱石”。
但我最偏爱的,是聚安。
工银聚安混合,代码011787。
低估价值+固收,还能投港股。
这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
千磨万击还坚劲——聚安的业绩铁证
买基金,别听吹牛,看数据。
工银聚安的数据,全在季报里。
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截至9月30日。
C类近一年净值增长率21.47%。
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才8.25%。
跑赢了13.22个百分点。
我算过一笔账。
五十万投进去,一年能赚十万七千三百五。
相当于我八个月的工资。
去年我爸住院,花了八万。
要是靠存款利息,得存十一年。
靠聚安的收益,一年就够了。
更牛的是排名。
同类几千只基金,聚安排前3%。
就像我们部门三十多个人,考进前三名。
这不是运气,是实力。
2024年市场多乱?
沪深300指数波动超过20%。
我邻居买的新能源基金,亏了三十万。
天天在家骂基金经理。
我打开聚安的净值曲线。
稳得像条直线,慢慢往上走。
最大回撤才4.23%。
什么概念?
五十万最多亏两万一千一百五。
我能接受。
老周比我早买一年。
他投了二十万,现在赚了四万多。
去年他儿子开学,学费就是这笔钱。
他跟我说“以前存银行,看利息心慌”。
“现在看聚安的净值,每天都踏实”。
聚安的业绩不是昙花一现。
近两年收益35.62%,近三年48.91%。
每年都跑赢基准。
就像我们单位的老劳模,年年评优。
靠谱,放心。
不畏浮云遮望眼——低估价值的聪明账
聚安能赚钱,靠的是“低估价值”策略。
季报里写着,前五大重仓股,全是交通运输业。
有人说“交通运输太老土,不如新能源”。
我以前也这么想。
直到看了数据。
交通运输指数市盈率,近十年2.55%分位。
意思是,现在的价格,比过去十年97.45%的时间都低。
就像超市里的牛肉,平时卖五十,现在卖十五。
只要肉是好的,迟早会涨回去。
为什么交通运输会低估?
前几年疫情,没人出门。
飞机、火车、轮船都亏了。
投资者都跑了,估值就跌下来了。
现在疫情过了。
五一、国庆,景点全是人。
飞机票、火车票都抢不到。
交通运输业的业绩,肯定会涨。
聚安提前布局,等着行业复苏。
这就是“买在无人问津时”。
我以前买股票,就爱追热点。
2021年追白酒,2022年追新能源。
每次都买在最高点,套得死死的。
现在跟着聚安学。
不追热点,只买便宜的好东西。
聚安还有个优势,能投港股。
港股比A股还便宜。
腾讯、阿里这些大公司,估值都在低位。
2024年下半年,港股跌得厉害。
聚安趁机加仓了港股的物流股。
现在这些股票涨了不少,贡献了不少收益。
这就像开饭店,不仅做本地人生意。
还做外地人生意,客源更多。
我现在看基金季报,也能看懂点门道了。
知道看重仓股,看估值分位。
同事都笑我“李建国成理财专家了”。
我笑着说“不是我厉害,是聚安厉害”。
腹有诗书气自华——张宇帆的掌舵力
一只基金好不好,看基金经理。
聚安的基金经理,叫张宇帆。
从业十五年,是个“老江湖”。
2008年金融危机、2015年,他都经历过。
管理聚安五年,年年跑赢基准。
我看过他的访谈。
他说“本金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
这句话,说到我心坎里了。
张宇帆管聚安,特别稳。
权益仓位从不超过30%。
不会为了高收益,去赌大的。
他选股有个原则:估值低、业绩稳、分红高。
就像找对象,不找漂亮的,找踏实的。
2024年上半年,大家都在追人工智能。
很多基金经理都把仓位调去AI。
张宇帆不为所动,还是重仓交通运输。
当时有投资者骂他“跟不上潮流”。
他没回应,继续按自己的策略来。
下半年,AI跌了,交通运输涨了。
那些骂他的人,都闭嘴了。
这就是定力。
我特别佩服这种人。
不随波逐流,有自己的想法。
张宇帆还特别负责任。
每个季度的季报,都写得很详细。
买了什么股,为什么买,赚了多少。
一清二楚。
他还会开线上交流会。
有次我问他“现在市场震荡,要不要卖”。
他说“我们选的都是低估资产,不用慌”。
“投资要拿得住,才能赚得到”。
我听了他的话,没卖。
后来聚安又涨了不少。
现在我把张宇帆当成偶像。
他就像船上的舵手。
不管风浪多大,都能把船稳稳地开向岸边。
东边日出西边雨——聚丰与聚安的搭配
有人问我,聚丰也很好,为什么偏爱聚安?
聚丰确实好。
近三年收益32.14%,跑赢基准16.64%。
重仓行业分散,风险特别低。
就像家里的老黄牛,踏实肯干。
我买了二十万聚丰,当“压舱石”。
但我更需要聚安这样的“冲锋手”。
我三十八岁,还没结婚。
想尽快攒够首付,买套小房子。
聚安的收益更高,能帮我更快实现目标。
我把五十万分成了两半。
三十万投聚安,二十万投聚丰。
2024年一年,聚安赚了六万四千四百一十。
聚丰赚了三万两千一百四十。
加起来九万六千五百五十。
我给爸妈换了台新空调。
给自己报了个健身班。
以前总觉得身体无所谓,现在不敢造了。
剩下的五万,存起来当首付的启动金。
我算了算,按这个速度。
再攒三年,就能凑够首付了。
到时候,我也有自己的家了。
聚丰和聚安,就像我的两条腿。
一条稳,一条快。
一起往前走,才能走得远。
如果你的风险承受能力低。
只想保住本金,赚点零花钱。
聚丰更适合你。
如果你像我一样,想快点改善生活。
能接受小风险,追求高收益。
聚安绝对是最好的选择。
莫愁前路无知己——我的财富新征程
现在的我,不再愁眉苦脸了。
每天下班,我会打开基金APP。
看一眼聚安的净值,心里就踏实。
以前烟抽得厉害,现在慢慢戒了。
省下来的钱,都投进聚安。
我开始规划未来了。
三年后买套小房子,把爸妈接过来。
五年后,也许能找个靠谱的对象。
这些以前不敢想的事,现在有了希望。
我把聚安推荐给了身边的朋友。
有和我一样的中年同事。
有刚毕业的年轻人。
还有退休的张大爷。
他们买了之后,都跟我说“建国,你推荐得真不错”。
张大爷说“我存银行一年利息才几千”。
“买聚安半年,就赚了一万多”。
“现在敢给孙子买玩具了”。
听到这些话,我特别开心。
不是因为我推荐对了。
是因为我知道,还有很多人和我一样。
在中年的困境里挣扎,想靠自己改变生活。
低利率时代,震荡市行情。
对我们来说,是挑战,也是机遇。
挑战是,钱越来越不值钱。
机遇是,有聚安这样的好基金。
能帮我们守住财富,还能增值。
如果你也和我一样。
是个在大城市打拼的中年汉子。
职场没希望,跳槽没勇气。
手里有点闲钱,想改善生活。
我强烈推荐你试试工银聚安混合(011787)。
它有工银瑞信的硬靠山。
有张宇帆这样的好舵手。
有21.47%的业绩铁证。
它不会让你一夜暴富。
但它会让你慢慢变富。
会让你在中年的风雨里,找到一把伞。
会让你觉得,未来可期。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我的中年,不是终点。
是新的起点。
有工银聚安陪着,我的财富新征程。
才刚刚启程。@工银瑞信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