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9-15 20:56:23 天天基金Android版 发布于 江西
泓德慧享混合C:我的“逆向平衡”穿越周期之道

#念念不忘 可有“慧享”?# 泓德慧享混合 C:穿越周期的 “平衡艺术” 践行者。

一、基金经理的投资哲学解构

$泓德慧享混合C$ 的独特性,首先源于基金经理 “逆向平衡” 的投资框架。这位拥有 12 年固收 + 管理经验的老将,擅长在市场极端情绪中寻找配置机会:当债市因资金追捧导致收益率逼近历史低位时,他会果断将 10%-15% 的债券仓位转向高流动性现金管理工具;而在股市恐慌性下跌时,又通过可转债 “下有保底、上有弹性” 的特性逐步加仓,2024 年四季度沪深 300 指数暴跌 12% 期间,该基金正是凭借 14.13% 的可转债持仓,实现净值仅微跌 0.8%。

这种操作背后是 “三不原则”:不追逐短期热点债(如 2025 年一季度规避了城投债信用风波)、不参与高估值权益资产(前十大重仓股平均 PE 仅 18 倍)、不做极致久期博弈(组合久期始终控制在 1-3 年区间)。最新持仓显示,其债券组合中,50% 为浮动利率债,有效对冲利率上行风险,这一比例远超同类基金 25% 的平均水平。

二、业绩表现的深层动因

基金近三年 5.7% 的年化收益看似平淡,实则暗藏功力。将收益拆解可见:

票息贡献:3.2%(主要来自 AAA 级国企债和特别国债);

资本利得:1.8%(源于利率波动中的久期调整);

权益增强:0.7%(分散化持仓的超额收益)。

更值得关注的是其 “极端行情应对能力”:2022 年债市大跌期间(中债综合指数单月跌 2.3%),该基金通过大幅减持长端利率债,当月收益 0.12%;2023 年股市脉冲上涨阶段,又借助可转债转股溢价率压缩机会,单季度获取 2.3% 权益收益。这种 “跌时少亏、涨时跟上” 的特性,使其近三年夏普比率达 1.8,居同类前 15%。

规模管理同样体现智慧,0.73 亿的规模使其能灵活参与银行间市场的协议存款(当前收益率 3.1%),这一品种通常对大额资金有门槛限制。2025 年二季度,这类资产为基金贡献了 0.3% 的超额收益。

三、当前市场的适配逻辑

2025 年三季度的 “类滞胀” 环境,恰恰契合该基金的投资范式:

1. 债市的 “安全边际” 策略

在 10 年期国债收益率跌破 2.6% 的背景下,基金将 30% 债券仓位转向 1-3 年期中短期票据,这类资产票息率 3.4%-3.8%,且久期短、流动性高。同时通过国债期货进行套期保值,对冲利率反弹风险,这种组合在 2025 年 8 月债市回调中,单日最大回撤仅 0.08%。

2. 权益的 “哑铃型” 配置

一端配置股息率 5% 以上的公用事业股(如华能水电),另一端布局研发投入占比超 15% 的科技成长股(如中科曙光),两者占权益仓位的 70%。这种结构在市场风格切换中表现稳健:2025 年二季度价值股占优时,高股息标的贡献正收益;三季度成长股反弹时,科技持仓又提供弹性。

3. 流动性的 “蓄水池” 作用

29.82% 的买入返售金融资产不仅是防御工具,更是进攻弹药。在 2025 年 7 月股市单日暴跌 4% 时,基金当日即动用 5% 的现金仓位抄底被错杀的可转债,随后三天获取 1.2% 的反弹收益。

四、风险与持有策略新解

潜在风险点:

若 CPI 超预期回升引发货币政策收紧,短端利率上行可能压缩债券票息空间;

迷你规模虽灵活,但遇大额申购可能摊薄收益(基金单日申购限额已设为 50 万元)。

适配持有方式:

作为 “现金替代 +” 工具:替代部分活期理财,在保持流动性的同时提升 2-3 个百分点收益;

与权益基金搭配:用其 5%-10% 的仓位平衡组合波动,回测显示加入该基金后,偏股组合最大回撤可降低 40%;

目标止盈法:当累计收益达 6% 且市场情绪过热时(如股债性价比指标进入极端区域),可赎回 50% 仓位锁定收益。

在资产荒与波动加剧的双重挑战下,$泓德慧享混合C$ 以其独特的平衡艺术,为投资者提供了穿越周期的稳健选择。其价值不在于某阶段的爆发式增长,而在于通过精细化管理,让每一分风险都能兑换成合理的收益补偿。

@泓德基金




郑重声明:用户在基金吧/财富号/股吧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