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银聚焦偏债混#
当前,全球经济增长动能放缓、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维持宽松,国内利率中枢持续下行,10年期国债收益率跌破2.5%关口,传统固收类资产收益空间被压缩。与此同时,A股市场受海外流动性收紧、地缘政治扰动等因素影响,呈现结构性震荡特征,单一资产配置策略面临较大不确定性。在此背景下,“量化固收增强”策略凭借其“稳健收益+动态防御”的双重特性,成为优化资产配置、平衡风险收益的核心工具。
工银聚享混合C,以“偏债混合为基、量化策略为翼”,通过股债动态配比与量化增强选股,提供低波动、稳收益的筑底配置方案,值得重点关注。
一、低利率与震荡市:传统配置逻辑生变,量化固收增强策略应运而生
1. 利率下行挤压固收收益,权益资产波动加剧风险,2024年以来,央行持续引导市场利率下行以支持实体经济,货币市场基金、银行理财等传统固收类产品收益率普遍跌破2%,难以满足投资者对资产保值增值的需求。与此同时,A股市场受海外美联储加息周期延长、国内经济复苏节奏波动影响,呈现“结构性分化+阶段性回调”特征,纯股或纯债策略均面临较大回撤风险。历史数据显示,2010年以来,沪深300指数年化波动率达22%,而中债总财富指数波动率仅2%,单一资产配置的收益风险比显著失衡。
2. 量化固收增强:股债动态平衡+量化选股增厚收益,量化固收增强策略以偏债混合基金为载体,通过“大类资产配置+量化增强选股”实现收益风险比的优化:
• 股债动态配比:根据宏观经济周期、市场估值水平、政策导向等因素,灵活调整股票与债券的仓位比例通常股票仓位10%-30%,在控制回撤的同时捕捉权益市场反弹机遇;
• 量化增强选股:运用多因子模型如估值、成长、质量、动量等从全市场筛选优质个股,通过量化风控模型控制行业与个股集中度,避免单一标的暴雷风险;
• 收益增强来源:债券部分提供基础票息收益,股票部分通过量化选股获取超额收益,同时可参与打新、可转债等策略进一步增厚回报。
二、工银聚享混合C:三大核心优势构筑稳健收益防线
1. 股债黄金配比,攻守兼备适应多变市场
工银聚享混合C以“20%股票+80%债券”为基准配置比例,股票部分聚焦高股息、低估值的优质蓝筹如银行、公用事业、消费龙头,债券部分以利率债与高等级信用债为主,兼顾流动性与安全性。2024年二季度,基金提前减仓受海外需求影响较大的电子板块,增配受益于政策刺激的汽车、家电等消费行业,同时通过缩短债券久期应对利率上行风险,有效平滑了净值波动。历史回测显示,该策略在2022年熊市期间最大回撤仅3.2%,显著低于沪深300指数的21.6%,而在2023年反弹行情中仍实现6.8%的正收益,体现出“稳中求进”的特性。
2. 量化模型科学选股,超额收益可持续性强
工银瑞信量化团队拥有超10年量化投资经验,其自主研发的“多因子量化体系”涵盖估值、成长、质量、情绪等超200个因子,并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动态优化因子权重。以股票部分为例,基金通过量化模型筛选出ROE连续5年大于15%、股息率高于3%、估值处于历史30%分位以下的个股,同时通过行业中性化配置降低单一行业波动影响。2023年基金年报显示,股票部分全年跑赢沪深300指数超8个百分点,量化增强策略贡献显著。
3. C类份额零申购费,交易成本更低
工银聚享混合C类份额不收取申购费,仅按年计提0.4%的销售服务费,适合中长期持有。基金支持T+1确认份额,资金使用效率较高,满足灵活调仓需求。对于风险偏好中低、追求资产稳健增值的投资者而言,C类份额是更优选择。
三、长期视角:量化固收增强基金仍是资产配置“压舱石”,从资产配置角度看,量化固收增强基金具备三大长期优势:
• 低波动特性:通过股债动态配比与量化风控,基金净值波动率显著低于纯股基金,适合作为组合中的“稳定器”;
• 收益可预期性强:债券部分提供基础收益,股票部分通过量化选股获取超额收益,长期年化收益目标设定在5%-8%,跑赢通胀与理财收益;
• 适应多变市场环境:无论是利率上行、权益市场回调,还是结构性行情,量化固收增强策略均可通过调整股债比例与选股逻辑实现稳健表现。
以工银聚享混合C为例,其近3年年化收益达6.2%,最大回撤仅3.8%,夏普比率收益风险比达1.8,显著优于同类偏债混合基金平均水平。在当前低利率与震荡市环境下,该基金通过量化固收增强策略为投资者提供了“稳中求进”的配置方案。
低利率与震荡市背景下,传统资产配置逻辑面临挑战,量化固收增强策略凭借其“稳健收益+动态防御”特性成为优化配置的核心方向。工银聚享混合C类份额通过股债黄金配比、量化科学选股与低成本参与方式,为投资者提供了“一键配置稳健资产”的高效工具。建议风险偏好中低的投资者以定投或分批建仓的方式参与,平滑短期波动,分享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长期红利。@工银瑞信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