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银聚焦偏债混# 工银聚享:量化+固收
低利率 + 震荡市,闲钱新归宿:工银瑞信 3 只 "聚" 系列偏债基金,稳赚 + 弹性双满足!
当银行存款利率一次次跌破 “3%”,当权益市场上蹿下跳让投资者心跳加速,“如何让手头的钱既稳得住,又能赚点超额收益” 成了全民理财的核心焦虑。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偏债混合基金凭借 “债券打底保稳健,权益增强提弹性” 的独特优势,从众多理财工具中脱颖而出 —— 既规避了纯债基金收益偏低的痛点,又缓解了股票型基金波动过大的风险,成为闲钱管理的 “最优解” 之一。
而在偏债混合基金赛道中,工银瑞信旗下的三只 “聚” 系列产品堪称 “绩优生天团”:工银聚享(量化 + 固收)、工银聚安(低估价值 + 固收 + 港股)、工银聚丰(均衡价值 + 固收),分别聚焦三大核心策略,用实打实的业绩证明了 “震荡市赚钱” 的可能性。今天就带大家深度拆解这三只基金,看看哪只最适配你的理财需求!
一、先搞懂:为什么现在偏债混合基金是 “黄金选择”?
在聊具体产品前,我们先理清一个核心逻辑:低利率 + 震荡市,偏债混合基金的 “固收 +” 属性刚好踩中市场需求。
二、工银 “聚” 系列三剑客:策略不同,各有千秋
工银瑞信作为头部基金公司,在固收和权益投资领域均有深厚积淀,这三只 “聚” 系列基金正是其核心能力的集中体现 —— 虽然都属于偏债混合,但策略方向差异明显,分别适配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
1. 工银聚享混合:量化驱动的 “超额收益黑马”
核心定位:用科技赋能投资,追求 “稳中有进” 的超额收益策略解读:权益部分采用 “定量化筛选 + 分散配置”,简单说就是通过计算机模型设定估值、盈利、成长等多维度指标,从全市场筛选优质个股,同时严格控制单一标的仓位,分散非系统性风险。这种策略的优势在于 “纪律性强、避免人性弱点”,能持续捕捉市场中的估值洼地和成长机会。
业绩亮点(截至 2025.9.30):
适配人群:
2. 工银聚安混合:低估价值的 “安全边际猎手”
核心定位:聚焦低估板块 + 港股配置,用 “安全边际” 换收益确定性策略解读:权益部分紧扣 “低估价值” 主线,同时可投港股市场,进一步拓宽了价值挖掘的范围。从最新季报来看,前 5 大重仓股均集中在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而交通运输指数的市盈率仅处于近 10 年 2.55% 分位 —— 意味着这个板块的估值几乎处于历史底部,安全边际极高,后续修复空间充足。
业绩亮点(截至 2025.9.30):
适配人群:
3. 工银聚丰混合:均衡配置的 “长期稳健担当”
核心定位:行业分散 + 价值均衡,追求 “穿越周期” 的平稳收益策略解读:权益部分采用 “均衡价值” 策略,不押注单一行业或风格,而是通过配置低相关行业来降低组合波动。最新季报显示,前 10 大重仓股覆盖有色金属、交通运输、医药、非银金融等多个领域,这些行业的景气周期不同,能形成 “此消彼长” 的对冲效果,从而实现长期稳健增长。
业绩亮点(截至 2025.9.30):
适配人群:
三、一张表看懂三只基金的核心差异
基金名称核心策略权益方向亮点业绩表现(核心指标)风险等级适配人群工银聚享混合量化 + 固收模型选股、分散配置近 1 年收益 32.72%,同类前 2%中低风险追求超额、接受小幅波动工银聚安混合低估价值 + 固收 + 港股低估值板块、港股配置近 1 年收益 21.47%,同类前 3%中低风险保守型、看重安全边际工银聚丰混合均衡价值 + 固收行业分散、低相关配置近 3 年收益 32.14%,同类前 2%中低风险长期投资、追求平稳体验
注:风险等级为基金公司官方评级,仅供参考;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基金投资需谨慎。
四、最后提醒:偏债混合基金的投资 “正确姿势”
虽然偏债混合基金相对稳健,但并不意味着 “零风险”,想要获得良好的投资体验,这 3 点一定要注意:
结语:震荡市中,“稳” 才是赚大钱的前提
巴菲特曾说:“投资的第一原则是保住本金,第二原则是记住第一原则。” 在低利率和震荡市的双重背景下,工银瑞信 “聚” 系列偏债混合基金用 “固收打底 + 权益增强” 的策略,既守住了本金安全的底线,又保留了收益增长的空间,堪称闲钱管理的 “智慧之选”。
如果你追求超额收益,工银聚享的量化策略值得关注;如果你看重安全边际,工银聚安的低估价值 + 港股配置更适配;如果你想长期稳健,工银聚丰的均衡配置能穿越周期。
当然,没有最好的基金,只有最适合自己的基金。结合自己的风险偏好、投资周期和理财目标做出选择,才能在理财路上走得更稳、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