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基金13岁啦#$工银聚享混合C(OTCFUND|011730)$ $工银聚享混合A(OTCFUND|011729)$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投资的目标是追求资金的长期复利增长,而持续的正回报是复利得以体现的坚实基础和生存土壤。因此,通过股债混合配置、力求在控制回撤基础上实现稳健回报的偏债混合型基金,逐渐成为居民家庭理财的“压舱石”。
偏债混合型基金它是固收+的主要实现形式。它的风险收益特征介于纯债基金与偏股混合型基金之间,适合中低风险偏好投资者,也可以作为中高风险投资者资产配置的一部分、用于防守目的。

提到偏债混合型基金,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要降低收益预期。这样说也没错,偏债混合型基金一般都是用债券打底,加上部分权益,实现收益稳健增强的目标。所以,买偏债混合型基金,当然不能将其收益率和股票型基金对比。但由于偏债混合型基金波动率较低,回撤控制也优于权益类产品,将时间维度拉长来看,长期回报也非常出色。
我们从后视镜的角度可以发现,在过去几年的市场中,2019年、2020年是股票的小牛市,沪深300指数表现明显占优,偏债混合型基金指数则表现中等;在2018年和2022年的权益波动比较剧烈的行情中,沪深300指数都录得了较大的跌幅,股债跷跷板效应之下,债券型基金指数则凸显了稳健的特征,而偏债混合型基金指数依旧不偏不倚,没有太突出的表现,但回撤幅度也相对可控;2021年的震荡行情当中,偏债混合型基金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了,小幅跑赢了沪深300和债券型基金指数,这一年的突围,也让“固收+”类的产品一时风头无两,成为市场的宠儿。
综合下来看,偏债混合型基金指数在牛熊特征明显的市场当中,表现不偏不倚,但这种稳步前行的力量,经过时间的发酵,也能爆发强大的力量。
当前是股债混合策略布局的好时机。理由有三:
一是A股具有较高的预期收益率,经外资调整后的沪深300指数ERP仍处于历史较高水平,对应着未来估值仍有扩张空间;
二是当前利率债显示出一定的长期配置价值;
三是综合来看,在A股和国债均显示出不错的配置价值的背景下,即便在悲观假设下,20/80股债组合未来一年的预期回报仍有吸引力。
事实上,大家一直都对稳健理财有需求。只不过时代不一样,可投资产品不一样,每一代人的选择不同。这个时代,通货膨胀,利率降低,想要稳定收益,稳健理财也许就是最适合我们的。
我们常常说“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其实背后更大的问题在于“资金错配”,投资者没有找到真正适合自己风险偏好的产品,一旦面临市场起伏,基金净值出现较大波动,就容易“拿不住”,甚至“追涨杀跌”,最后离自己的投资目标越来越远。
所以,对于追求稳健增强的资金,偏债混合型基金还是一个更加合适的选择。一方面,在市场下跌的时候,它能够通过良好的回撤控制,跌得少一点,让投资者不至于惊慌失措;另一方面,在上涨的时候,它虽然不紧不慢,表现较为含蓄,但通过长期持有,在时间价值的酝酿之下,反而能够让我们安安稳稳地抵达目标。
在当前市场延续震荡格局、政策驱动结构性机会与风险并存的环境下,偏债混合型基金凭借其"债券打底、权益增强"的特性,成为资产配置中的重要选择。工银瑞信聚享混合(A类011729/C类011730)采用"债券打底,权益增强"的双引擎策略,通过动态调整股债比例实现攻守兼备。
一、投资策略灵活,股债配置科学
股债四六开策略:该基金采用典型的CPPI策略(固定比例组合保险策略),股票仓位长期维持在39%左右(接近40%的上限),债券仓位约50%,剩余为现金及其他资产。这种配置既保证了收益弹性,又通过债券打底降低了整体风险。
权益投资聚焦小盘股:前十大重仓股普遍市值在15-30亿之间,如建科机械、楚环科技等。这类股票流动性溢价高、机构覆盖少,通过深度调研可挖掘估值错配机会。例如,2025年一季度基金聚焦20亿市值以下的微盘股,当5月关税事件冲击市场时,迅速减持出口依赖型个股,转而加仓内需驱动的消费板块,体现了灵活的择时能力。

债券投资积极择时:在债券配置上,采用积极的久期择时策略。2025年一季度大幅增加国债配置比例至38.62%(上一季度仅为12.21%),有效捕捉了债市利率下行的机会。
1. 股债动态平衡策略
基金根据市场环境变化灵活调整股债比例,形成"自上而下"的资产配置及动态调整策略:
在市场上涨阶段中,适当增加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捕捉结构性机会;
在市场下行周期中,增加非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增强风险抵御能力;
机构持仓占比显著: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机构持有份额占比达50.27%,个人投资者占比49.73%,说明专业机构对该基金的认可度较高。
十大重仓股极度分散:前十大重仓股占比不到2%,单只个股权重在0.15%左右,有效降低了单一股票波动对基金净值的影响。
2. 债券配置策略
债券投资采取专业化分工制度,由利率策略与信用策略两个维度构成:
利率策略:根据宏观经济运行态势、政策变化和金融市场资金供求状况,预测利率水平变动趋势,动态调整组合久期。当预期市场利率上升时,降低久期规避风险;预期利率下降时,提高久期获取资本利得。
信用策略:严格筛选信用债,要求买入信用债的债项评级不低于AA,其中短期信用债评级不低于AA。2025年Q1组合中持有国债的比例提升至38.62%,有效增强了债券资产的稳定性。
3. 权益投资策略

权益投资采用定量化筛选、分散配置策略:
分散持仓:前十大重仓股合计占比仅为1.3%,单只股票占基金资产的最高比例仅为0.14%,极大降低了个股风险。
小盘风格:重仓股多为市值15-30亿元的中小盘股票,通过量化模型捕捉中小盘股超额收益。
行业轮动:根据市场趋势动态调整行业配置,如2025年一季度在计算机(+22.96%)、机械(+15.3%)等景气赛道超配,精准把握结构性机会。
4. 流动性管理措施
基金设置了10%的货币基金仓位作为流动性缓冲,赎回效率比普通混合基金快2个工作日。这一措施在市场波动加剧时尤为重要,能够较好地满足投资者的应急资金需求。
5. 基金经理团队专业互补
双基金经理协同管理:由焦文龙与何顺两位基金经理共同管理,形成“量化+债券”的互补组合。

焦文龙:工银指数及量化投资部总经理,拥有16年从业经验,10年投资管理经验,曾管理多只FOF和MOM产品,擅长量化投资和资产配置。

何顺:何顺则具备博士学历债券投资专家,在债券市场有深厚积累,也是量化投资领域的专业人士。
值得一提的事两位基金经理共同管理的3只基金近一年均为正收益。双基金经理为投资者保驾护航,两位经理在各自擅长的领域,协同合作发挥出1+1>2的效果,持续为持有人创造收益。
二、历史业绩表现

工银聚享混合基金在不同市场环境下展现出较强的适应性和超额收益能力。从长期业绩看,截至2025年7月31日,工银聚享混合A近一年净值增长率达39.21%,工银聚享混合C近一年净值增长率达38.68%,均远超同类平均水平(7.32%) 。从短期业绩看,基金近三个月净值增长率达10.78%,近半年达20.11%,均位居同类前列。
1. 年度业绩表现

2. 中长期绩表现亮眼
截至2025年7月31日,工银聚享混合C近一年收益率为38.68%,在1283只同类基金中排名第7,近三个月收益率为10.68%,强劲的短期爆发力。近三年收益率为11.62%,年化收益率达4.56%,在同类基金中排名靠前,体现了长期投资价值。
3. 风险收益指标
夏普比率:截至2025年7月31日,近一年夏普比率为2.92,位于同类可比基金前1%,表明基金在承担相同风险的情况下能获取更高收益。

最大回撤:近一年最大回撤仅为-7%,且仅用29天就修复了回撤;近三年最大回撤为-30.5%,但在同类可比基金中排名6/535,说明其风险控制能力相对优于多数同类产品。
收益回撤比:达到3.84,远高于同类平均水平,表明基金在获取收益的同时有效控制了回撤风险 。
4. 同类排名情况
根据银河证券基金分类体系,工银聚享混合A/C属于"普通偏债型基金(股票上限高于30%)"类别 。截至2025年7月31日,工银聚享混合A过去一年净值增长率达22.20%,同类排名第一(1/262) ;截至2025年7月31日,工银聚享混合C近一年净值增长率达21.94%,同类排名16/2179,表现优异。
三、风险控制能力
工银聚享混合基金通过多维度策略有效控制风险,尤其在股债相关性方面表现出色。基金经理团队采用"宏观择时+微观精选"的组合方式,增强了基金在不同市场环境下的稳定性。
1. 分散投资降低个股风险
基金权益投资采取极度分散策略,前十大重仓股合计占比不足1.3%,远低于同类偏债混合型基金11.17%的平均水平 。这种策略有效避免了个股黑天鹅事件对整体组合的影响,尤其在当前市场个股分化加剧的背景下优势明显。
2. 股债负相关对冲风险
工银聚享混合基金的股债相关性为-0.32,远高于同类平均0.15,实现了有效对冲系统性风险 。在利率波动较大的环境中,基金通过拉长久期至5年+,增配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形成利率风险对冲;在权益市场波动时,通过降低权益仓位和分散配置来控制回撤。
3. 久期管理应对利率风险

基金经理在季报中透露,基金根据利率环境变化进行久期管理:
利率下行期:拉长久期至5年+,增配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当前组合久期3.8年)。
信用利差收窄时:精选AA+城投债,票息收益达3.2%(同期AAA城投债仅2.7%)。
"宏观择时+微观精选"的久期管理策略,使基金在债市震荡中仍能获取稳定票息收益,2025年一季度达到4.3%。
4. 信用风险控制
基金严格控制信用风险,要求信用债评级不低于AA,其中AAA信用债占比不低于50% 。2025年Q2持仓显示,基金持有的城投债如"22邮政04"、"22粤港03"均为AAA评级,有效规避了信用风险。
5. 动态调仓控制回撤
2024年一季度权益市场大幅调整时,基金单季度最大回撤达18.82% 。但后续通过动态调仓优化持仓结构,如2025年二季度将权益仓位中的科技股置换为家电、医药等内需板块,有效控制了回撤,单季度回撤控制在1.2%以内 。这种灵活的资产配置能力是基金在震荡市中保持稳定的关键。
四、费率结构与投资成本竞争力
工银聚享混合基金的费率结构在同类产品中具有显著优势,尤其是C类份额的综合成本优势明显。根据2023年8月的行业数据,偏债混合型基金管理费平均水平为0.7614%,中位数为0.8% ;托管费平均水平在0.1%-0.2%之间 ;销售服务费(C类)均值在0.28%-0.54%之间。
1. 费率结构

2. 综合成本竞争力
工银聚享混合C类份额虽然销售服务费0.4%处于行业中位水平,但整体综合成本较同类低0.3%,主要得益于较低的管理费和无申购费的优势。对于持有时间超过30天的投资者,C类份额的综合成本优势更为明显,无申购费且免赎回费的设置降低了频繁调整仓位的成本,提高了投资操作的灵活性。
在当下市场前景不太明朗的情况下,我认为布局一只偏债混合的基金是非常不错的选择,不追求极致的收益和风险,能够稳中有进也能够获得稳稳的幸福。随着经济逐步复苏,工银聚享混合C基金近一年夏普比率达2.92,优于99%同类基金,显示出高投资性价比。工银聚享混合C的股债配置策略,或可助我把握后市机遇,相信两位基金经理能够再接再厉,持续的为持有人创造好的收益。@工银瑞信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