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基金13岁啦#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就到了2025年9月中旬,眼看着这一年已经过了大半,我琢磨着是时候调整一下自己的投资布局了。之前我一直持有一些中长期纯债基金,虽然安全性不错,但收益实在有点低,尤其现在银行存款利率一降再降,连工商银行这些大行的三年期定存年利率都只有1.5%左右,活期利息更是少得可怜,钱放着不动就等于在贬值 。另一方面,权益市场倒是挺给力的,自打2024年9月以来就一路大涨,沪指都冲上了3800点,赚钱效应明显,但要是全押在股票基金上,风险又太高,万一市场波动起来,心脏可受不了 。这种环境下,我觉得纯债基金收益太低,股基风险太大,得找个折中的法子,于是我就瞄上了偏债混合型基金,比如工银瑞信基金旗下的工银聚享混合基金。
这只基金挺合我胃口,它配置了38.36%的股票仓位,同时搭配了收益稳定的利率债和信用债作为底仓,整体持仓就是稳中有进、回撤可控的风格,特别适合像我这样想平衡风险和收益的普通人 。具体来看,它的股票部分主要采用主动量化策略,聚焦在小盘股上,市值多在15-30亿区间,还极度分散持股,前十大重仓股占比才1.5%不到,这样能有效降低单一股票的风险,涨跌起来不会大起大落 。债券方面,它也玩得挺灵活,不是死守信用债,而是用久期择时策略,在利率高位时切换到长久期利率债,比如国债占比就达38.62%,这让它在债市波动时也能稳住阵脚 。基金经理焦文龙是工银指数及量化投资部的老大,有16年从业经验,团队实力强,量化模型结合基本面分析,力求跑赢基准,这点让我挺放心的 。
业绩表现上,工银聚享确实没让我失望。截至2025年8月底,近一年涨幅高达43.74%,远超同类混合债券型基金指数的10.47%,最大回撤控制在-7%以内,收益和风控都堪称出色 。就算回顾更早的数据,像2025年一季度报告显示近一年涨幅27.31%,排名在偏债混合型基金中靠前,说明它能在不同市场环境下保持韧性 。这种表现不是偶然,主要是因为它抓住了当前的市场机遇:一方面,存款利率持续下行,高息资产稀缺,纯债基金收益被压得低;另一方面,权益市场自2024年9月回暖后,结构性机会多,但工银聚享通过股债搭配,既能享受债券的稳定收益,又能捕捉股市的上涨潜力,实现超额收益 。我自己算过,如果只投纯债,年化收益可能不到3%,而股基波动太大,回撤动辄超10%,但工银聚享这种偏债混基,历史数据显示年化收益率能达25.95%,还保持了低波动,让投资者“涨跌之间睡得着觉”,这正合我“稳中求进”的心态 。
从外部大环境看,现在投资工银聚享确实是个好时机。银行利率下调不是小事,2025年初中小银行三年期定存利率才勉强回到2%,大行如工行、农行更是低至1.5%,活期几乎没利息,钱存银行就是亏钱 。同时,政策面也在支持,货币政策宽松,财政发力,美联储还进入降息周期,这都给债市打了底子;权益市场方面,A股自2024年9月反弹以来,估值修复但风险溢价仍高,成长股和价值股轮动,机会不少 。工银聚享的“债底+股矛”策略正好契合这个局面,比如它配置38.61%权益资产和50.82%债券,超配权益来抓机会,同时量化分散控制回撤,比单纯买股基或纯债更智能 。我注意到有用户反馈,追随工银基金多年,配置了多只产品包括工银聚享,对收益和体验都很满意,这让我更有信心了 。
总之,在2025年9月的当口,我觉得卖出部分中长期纯债基金,转投工银聚享这样的偏债混合型基金是明智之举。它不只是简单平衡股债,而是通过量化策略和分散持仓,实现资产的稳步增长,年化收益可观,回撤又小。外部环境里,存款利率低、权益市场暖,都给它加了分。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不想赌市场,只求稳健增值,工银聚享的“稳中有进”特质,让它成为当下市场环境下的上乘之选,我准备尽快行动布局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