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债相和 进退有道# 第2天
从上述表格可以看出,不同的股债比例会导致不同的预期收益和风险水平。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来选择合适的比例。
在实际运用股债结合策略时,还需要考虑市场环境的变化。例如,在经济增长强劲、股市繁荣的时期,可以适当增加股票的比例以追求更高的收益;而在经济衰退、市场不稳定时,则应增加债券的比例来降低风险。
此外,选择优质的股票和债券也是至关重要的。对于股票,要关注公司的基本面、行业前景和竞争力等因素;对于债券,要评估债券发行人的信用状况和偿债能力。
总之,股债结合的投资策略是一种灵活而有效的投资方式,通过合理配置资产和动态调整比例,能够在风险与收益之间找到平衡,帮助投资者实现长期稳健的财富增长。但需要注意的是,投资始终存在风险,投资者在做出决策前应充分了解市场和自身情况,并咨询专业的投资顾问。
------------------------------------------------------------------------------------
工银聚享混合 C(011730)偏债混合型基金,在 2025 年震荡市场环境下展现出独特的配置价值
一、业绩表现:风险收益比行业领先
近 1 年累计收益达 26.99%,大幅超越中证全债指数(6.25%)和同类平均(3.58%)。阶段表现同样亮眼:近 3 月涨幅 8.80%(同类平均 0.33%)、近 6 月涨幅 12.15%(同类平均未披露但显著领先),自成立以来累计收益 11.73%。
收益回撤比 3.84(优于 94% 同类),夏普比率 1.87(优于 96% 同类),意味着每承担单位风险可获得更高收益。近 3 年任意时点买入并持有 1 年的盈利概率超 85%,提供可靠的持有体验。
近 12 个月波动率 27.32%,显著低于股票型基金平均水平,同时高于纯债基金,在股债平衡中实现 “进可攻、退可守”。
二、投资策略:股债动态平衡的精准把控
采用 “债券打底 + 权益增强” 策略:债券部分占比约 52.05%,配置国债、高等级信用债等,提供稳定收益和风险对冲;权益部分占比约 38.61%,聚焦 20 亿市值以下的微盘股(如建科机械、楚环科技),前十大重仓股仅占 1.29%,分散单一行业风险。
基金经理根据宏观经济周期动态调整股债比例。例如,2024 年四季度增配高股息资产以应对市场波动,2025 年一季度增持医药、电子等成长板块捕捉结构性机会。
持仓覆盖化工、医药、环保等 6 个赛道,同时布局政策受益的碳中和、国产替代等主题,避免单一行业黑天鹅冲击。
三、管理团队:经验互补的双基金经理制
焦文龙:固收老将掌舵稳健底盘
拥有 6 年以上基金管理经验,管理规模超 62 亿元,年化回报 5.31%。擅长利率债、信用债配置,在债券市场研判和久期管理上经验丰富,为组合提供稳定收益支撑。
何顺:权益新锐增强收益弹性
虽管理年限较短(1 年 214 天),但年化回报达 14.75%,管理规模 65.73 亿元。聚焦成长股挖掘,擅长通过产业趋势分析捕捉中小盘股机会,与焦文龙形成风格互补。
依托工银瑞信 “平台型、团队制、一体化” 投研体系,覆盖宏观经济、行业景气度、个股基本面的全链条研究,2024 年旗下 50 只产品居同类前 10%,投研实力行业领先。
四、费用结构:低门槛与长期持有优势
C 类份额成本优势显著
无申购费,持有满 30 天免赎回费,管理费仅 0.6%/ 年,综合成本较同类低 0.3%,长期持有性价比突出。以 10 万元持有 3 年为例,可节省费用约 900 元,相当于额外增加 1.5% 收益。
设置 10% 的货币基金仓位作为流动性缓冲,赎回效率比普通混合基金快 2 个工作日,满足投资者应急资金需求。
10 元起购,适合个人投资者分层配置:短期资金可搭配货币基金,中长期资金可作为教育金、养老金的核心配置。
五、公司实力:工银瑞信的全链条保障
由工商银行(持股 80%)和瑞士信贷合资成立,股东在资金实力、渠道资源、风控体系等方面提供强力支持,2024 年资产管理规模逾 1.7 万亿元,养老金管理规模行业领先。
通过智能投研与风控一体化平台,实时监控市场风险,运用股指期货、国债期货等工具对冲系统性风险,确保组合净值稳定性。
覆盖股债混合、量化对冲、ESG 投资等多种策略,可根据市场变化灵活切换,2024 年旗下工银可转债、工银聚安混合等产品均居同类前 10%。
六、市场适配性:震荡市中的攻守利器
在 2025 年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剧、A 股结构性分化的背景下,偏债混合基金的股债平衡策略优势显著。工银聚享混合 C 近 1 年最大回撤仅 - 3.2%,远低于股票型基金平均水平,同时收益弹性优于纯债基金。
受益于个人养老金制度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等政策,偏债混合型基金作为 “固收 +” 代表,有望承接长期资金流入。工银聚享混合 C 凭借历史业绩和公司品牌,在养老目标基金、FOF 组合中被广泛配置。
可通过港股通投资优质中概股,2024 年四季度增配港股科技龙头,在人民币国际化和资本市场开放进程中捕捉跨境投资机会。
总结:风险收益比优异的全能配置工具
短期:震荡市中提供稳健回报,近 1 年收益超 26%,适合追求 “进可攻、退可守” 的投资者;
中期:通过微盘股挖掘和行业分散配置,捕捉结构性机会,近 3 年年化回报超 10%;
长期:依托工银瑞信平台和双基金经理制,穿越经济周期,实现资产稳健增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