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快闪:4000点上下,如何从容应对?#
科创板 (688 开头) 作为中国 "硬科技" 战略核心平台,正迎来估值与业绩的双重爆发。
一、战略定位:国家硬科技战略的核心载体
科创板定位鲜明:服务于符合国家战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市场认可度高的科技创新企业,重点支持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材料等 "卡脖子" 领域。
制度优势突出:
上市标准灵活:允许未盈利企业上市,设置五套差异化上市指标,重点考量 "市值 + 研发 + 营收" 组合
政策强力支持:享受 IPO 绿色通道、再融资便利、15% 所得税优惠等政策红利
战略地位提升:"十五五" 规划明确将量子科技、生物制造等前沿领域列为重点,与科创板企业布局高度契合
二、基本面:高成长与业绩拐点共振
业绩爆发式增长:
2025 年 Q3 单季净利润同比大增 75%,较半年报提升 24 个百分点,超七成公司实现营收增长,近六成公司净利润增长
半导体赛道:121 家相关企业前三季度营收增长 25%,净利润增长 67%,中芯国际、华虹等龙头单季收入创历史新高
AI 算力领域:寒武纪等企业三季度净利润同比暴增 324%,AI 服务器需求爆发
生物医药:科创生物指数年内涨幅 15.08%,多家企业在高端医疗器械领域实现进口替代
高研发投入驱动未来增长:
科创板企业研发费用占营收比重达10.3%,显著高于主板的 5.6%,研发强度中位数达 12.3%,为技术迭代提供持续动力
三、估值与资金:洼地效应吸引增量资金
估值处于修复通道:
科创 50 当前 PE 约124.30 倍,虽绝对值较高,但考虑其高成长性,PEG 已降至 1.34,处于合理区间
与纳斯达克 100 指数 (PE 48 倍) 相比看似高估,但考虑中国市场成长性溢价和政策支持,估值具备合理性
市销率 (PS) 5.86 倍、市净率 (PB) 4.23 倍,分别处于基日以来的 41% 分位点,接近历史底部区域,下行风险有限
四、投资策略:把握硬科技投资黄金期
核心赛道布局:
半导体----国产替代加速 (28nm 制程国产化率已达 45%),AI 算力需求爆发
AI 产业链---- 大模型商业化提速,国产算力芯片崛起
生物医药----- 创新药放量,高端医疗器械进口替代
高端装备------工业母机、机器人等领域突破
科创板已具备 "政策 + 产业 + 资金 + 业绩"四重支撑,正迎来历史性投资机遇。作为中国科技自立自强的核心平台,科创板承载着突破" 卡脖子 " 技术的国家战略使命,长期成长空间广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