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快闪:4000点上下,如何从容应对?#@天天基金创作者中心


这个周末,复盘这周的走势,心里也跟着犯嘀咕。大盘就像个在门口徘徊的旅人,几次三番想踏进4000点那道门,可临了临了,周K线还是没能站上去。我盯着屏幕,不禁琢磨,这4000点,到底什么时候才能被我们真正踩在脚下?
我明白,很多人看着指数冲高回落那根长长的上影线,心里就发毛,生怕是新一轮下跌的预兆。这种对整数关口的执念,几乎是刻在我们骨子里的习惯。但说真的,往后啊,我们得慢慢学着平常心看待,适应这种在4000点上下反复拉锯的节奏。没站稳,不等于行情结束了,或许只是脚下的地基还没彻底夯实,需要多磨一磨。所以,关键是看清短期的风向,灵活应对,别让自己陷在被动的局面里。
有人可能会问,那要是反应慢了,下周是不是又要关灯吃面了?
其实我心里头挺有底的,就目前这个架势,大盘出不了什么大乱子。别因为4000点一时站不稳,就觉得天要塌下来。你想想,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4000点对绝大多数人来说,那简直是“梦里才有的高度”。我们太习惯在3500点下方摸爬滚打了,突然来到这个海拔,心理上难免有些“水土不服”,变得格外敏感。但我觉得,真没必要这么紧张。只要你把大趋势、政策面和外部环境这几张“底牌”看明白了,就不会因为这点回调就草木皆兵,更不会觉得市场又要被打回3500点那个“老地方”。
现在大盘的长期趋势,就像一条浩浩荡荡的大江,根基稳固得很。要说跌破3800点,概率已经很小了;想跌破3700点?在我看来那近乎是天方夜谭。你想,要是真有什么黑天鹅,能把指数一路砸穿3700点,那问题可就不是“抄底”这么简单了。很多人只盯着点位,却从不认真研究趋势。你看看周五收盘后形成的那些趋势线,如果连3700点都守不住,那整个上升形态就彻底走坏了,再想创新高,恐怕真是猴年马月的事。到那时,你再怎么抄底,都可能像在熊市里一样,越抄越亏,因为你是在逆着大势而行。
回看这几个月的走势,我心里反而踏实了不少。大主力对盘面的掌控力,就像个经验老到的舵手,节奏拿捏得很好。哪像去年9月那波,短期急拉后留下一地鸡毛,好不容易涨上去,又花了漫长的时间去“疗伤”,多少人高位站岗,那滋味可太难受了。
但现在呢,大盘走得稳健多了。上一个台阶,休整一下;再上一个台阶,再歇歇脚。而且休整的方式也相对温和,多是横盘震荡,而不是那种暴力杀跌,搞得市场人心惶惶。这样一来,对市场的冲击不大,恐慌盘也少,监管层估计也乐见其成。前两波行情都是这个路数,说明大主力就是想让市场走得稳、走得远,把每个关键位置都踩扎实了,这样的“长牛”才更值得期待。
眼下在3900到4000点之间来回折腾,确实很磨人,加上成交量也缩下来了,很多人可能觉得没戏了。但你反过来想,成交量萎缩,大盘还能稳在这里,说明什么?说明主力资金的控盘依然有效,筹码锁定得很好,人家根本没急着出货。
在这里停一停,我看不是坏事。时间拉长了,你会发现上方的套牢盘和短期的获利盘,都在这个过程中被慢慢消化掉了。短、中、长期均线之间的乖离率也在逐步修复,等这些技术指标都调整到位了,新一轮的行情自然水到渠成。不过依我看,现在还没完全到位,尤其是创业板,还得继续震荡调整。它不可能永远一根筋往上冲,能稳在当前这个平台,已经算是很理想的调整姿态了。
那是不是说,短期没有之前那种大波段行情,我们就没机会了?当然不是。前段时间那波主升浪,科技板块是当之无愧的主角,CPO更是明星中的明星。好几只机构重仓的票,都走出了一波轰轰烈烈的大牛市。但我节前就提醒过,这种极致的行情不可能永远持续,阶段性调整是必然的。现在看,果然进入了反复震荡期,高点还有下移的迹象,节奏变得很快,追涨杀跌很容易被套。
这不光是A股,美股也一样。纳斯达克指数近期也是一路回调,尤其是在英伟达市值突破万亿美元之后。甚至连“大空头”迈克尔·伯里旗下的基金都开始大举持有看跌期权,矛头直指半导体板块,这本身就是个强烈的信号,说明他们觉得AI的泡沫已经不小了。从技术形态上看,也确实如此。现在就断言长期趋势结束还为时过早,但中期来看,肯定不是好的入场时机,不经历一轮充分调整,很难再有大作为。
所以啊,接下来一段时间,对于科技板块,特别是那些高位爆炒过的品种,我们必须多长个心眼,风险不小。资金已经开始“高低切换”了,一些位置尚低、长期滞涨的板块,很可能会在指数区间震荡的过程中崭露头角。如果确认科技板块的趋势走坏,那么及时调整和切换才是明智之举,跟趋势作对,从来都没有好果子吃。总而言之,大盘没有系统性风险,但结构性轮动的机会一直都在,我们只需要跟上市场的节奏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