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怎么投# 哎~~~苦逼的上班族,周末还要加班,赶项目进度,又庆幸现在有各种大模型辅助完成各种工作,不用像以前各种费力整理各种文档,尤其是今年年初公司还本地化部署了——Deepseek大模型。现如今,Deepseek大模型已在我司日常运作中逐渐扎根,这种感觉很奇妙。它像是一位新来的、潜力巨大但尚显青涩的同事。说实话,到目前为止,它还没能给我的生产力带来那种“火箭式”的飙升,但它的存在,带来的启发和便利已经像春雨一样,无声地浸润着我们的工作流程。就拿我最熟悉的游戏本地化翻译来说吧,以前团队绞尽脑汁想名字,现在Deepseek能瞬间抛出一大堆或天马行空或接地气的建议,常常能击中我们灵感的开关,点燃讨论的火花。经过不断地“调教”和启发,它偶尔真能给出让我忍不住拍大腿的答案——当然,这些“璞玉”大多还需要我们后期精雕细琢一番。这过程,有点像在沙里淘金,虽然费点功夫,但收获的喜悦是真实的。

不过,这位“新同事”显然不是万能的。记得有一次,我想让它帮我找找适合直播某款新游戏的主播名单,结果它信心满满地“生成”了50个主播,名字、履历、平台链接一应俱全,看着煞有介事。我兴冲冲地去搜索验证,结果……一个真实存在的都没有!全部都是胡说八道,捂脸。那一刻,就像被泼了盆冷水,瞬间清醒地认识到了AI的边界在哪里——至少在目前,它还不能完全替代我们对现实世界的真实感知和判断能力。这个经历让我明白,AI更像是我们能力的延伸,而不是岗位的替代者。它擅长处理海量数据、提供快速方案,但在涉及真实世界的人际关系、复杂情境的深度理解和创造性决策的“临门一脚”上,人的角色依然无可替代。
虽然在常工作中的体验只能算“良好”,但跳出工作范畴,我对人工智能,特别是像Deepseek这样的技术,在游戏领域(尤其是JRPG和CRPG这类角色扮演游戏)的前景,简直可以用“心潮澎湃”来形容!想象一下吧:游戏中那些让你念念不忘、塑造了角色灵魂的对话,不再仅仅是开发者提前写死的脚本。而是通过一个像Deepseek这样情感丰富、性格各异的人工智能大脑,在你玩游戏的那个瞬间,根据你当时的语言选择、行为模式甚至细微的情绪反应,实时生成出独一无二、妙趣横生又极其贴合你角色个性的反馈!NPC不再只是复读机,他们仿佛真的“活”了过来,拥有自己的思维和个性。这样的游戏世界,沉浸感会是何等炸裂?它将彻底打破玩家与虚拟世界的“第四堵墙”,带来前所未有的、真正个性化的叙事体验。Deepseek这类技术,正释放着开发者更多的创意潜能,让团队能够处理更复杂的项目,实现更大胆的构想。它甚至能完美生成富有逻辑且风格多变的游戏人物对话,为那些冰冷的代码赋予鲜活的“灵魂”。这不再是科幻小说的桥段,而是正在发生的、激动人心的游戏革命!

这种对游戏未来的憧憬,只是我对整个人工智能板块巨大信心的一个缩影。看看我们身处的时代吧。回望历史长河,人类社会发展总是伴随着矛盾与挑战的阵痛。而2023年全球经济的停滞和需求的萎缩,像是一根导火索,让许多积累的矛盾集中爆发,我们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考验。但就在这看似晦暗的时刻,以ChatGPT为起点、Deepseek为最新里程碑的AI技术狂潮,如同刺破黑暗的曙光,给人类提供了一次自我救赎的机会。我深信不疑:唯有科技的腾飞,才是解决当前人类困境的根本出路!人工智能的重要性,已经超越了任何单一产业,它是一条贯穿人类文明未来的超级主线。这其中蕴含的机会是无与伦比的:AI将深刻改善并提升生产力,帮助我们攻克医学难题、延长人类寿命上限,最终驾驭核聚变解决能源危机。人类几千年的文明积淀,就像一把钥匙,即将打开真正的硅基生命之门。然后,借助这种可能远超人类智慧的强大存在,去解决我们自身无法逾越的所有难题!这听起来或许宏大甚至有些科幻,但技术的脚步正坚定地朝着这个方向迈进。Deepseek的出现,刷新了我们对AI能力的认知边界,其突破不仅展现了中国在AI领域的实力,更带来了算力效率的革命性提升,大幅降低了开发和部署成本,足以改变现有巨头的竞争格局。2025年,注定是人工智能发展的关键转折之年。

从产业发展的角度看,人工智能带来的变革浪潮必然是长期的,其对应的投资行情周期,绝不是以周、以月来计算的,大概率是一场以年计的持久战。看看历史吧:10至13年的移动互联网革命,19至21年的电动车长牛,都清晰地展示了当一个产业发生实质性突破时,其发展的持续性和速度是多么惊人。虽然现在很多AI相关企业还在烧钱投入、尚未盈利,但这正是产业爆发前夜的常态。Deepseek的横空出世,如同2022年ChatGPT问世一样,在全球掀起了新的AI风暴,它良好的用户体验和低成本的优势,正悄然重塑市场格局,预示着新一轮技术变革的开始。未来已来,我们正站在巨变的门槛上。
那么,作为普通人,如何搭上这趟注定驶向未来的“人工智能快车”呢?我的想法是:选对“司机”至关重要。在众多选项中,华泰柏瑞基金旗下的华泰柏瑞质量成长混合基金(A:008528,C:011452)最近引起了我的高度关注。原因很简单:这只基金的投资方向与AI浪潮高度契合。翻看这只基金最新的二季度持仓,可以看到其股票资产占比高达93%,显示出其积极进取、追求成长性收益的投资策略。具体来看,像新易盛这类通信设备龙头就深度参与CPO业务,这可是AI算力网络的关键硬件。还有其他重仓的信息技术企业,也在往光通信、算力硬件方向靠。而且它不只押注 CPO,还搭配了高端制造、消费电子里的绩优股,比如春风动力、匠心家居、小米集团等。这种组合既能享受到CPO这类高增长赛道的弹性,又能靠这些基本面稳健的标的对冲风险,可以说非常适合像我这样中等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者。

选择主动基金,本质上就是选择基金经理。这只基金的掌舵人——陈文凯经理。陈文凯经理经理拥有上海交通大学金融专业硕士学位,曾担任中金公司研究部分析师,2019年12月加入华泰柏瑞基金,历任研究部研究员、高级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并于2024年6月21日起正式担任华泰柏瑞质量成长混合基金的基金经理。从履历看,陈文凯在投研领域深耕多年,对产业周期有着敏锐的判断力。最能体现其投资能力的是,他在接管该基金后,就积极布局了AI算力链的标的,把握住了AI产业的巨大潜力。这种前瞻性的布局,使得基金在2025年AI行情爆发时能够充分受益。
陈文凯的投资风格具有鲜明的特色。他注重深入研究企业基本面,强调上市公司质量,挖掘可持续高增长的股票,而不是追逐短期市场热点。这种“不追涨、提前蹲”的投资风格,与当前AI板块“去伪存真”的投资理念高度契合。在具体操作上,他偏好行业龙头或细分领域技术领先企业,注重盈利能力的可持续性。这从他近期的调仓动作(如卖出部分前期涨幅较大的标的如太辰光、寒武纪,买入涛涛车业、胜宏科技等)也能看出其动态优化组合的思路。

有了优秀的基金管理人,基金业绩自然而然是水到渠成。截至2025年10月17日的数据,该基金A类份额近3个月涨幅高达28.31%,近6个月涨幅更是高达104.37%,近一年涨幅为68.83%。从近一年维度看,其不仅大幅跑赢同期沪深300指数19.17%,更是显著超越了同期中证人工智能指数的64.90%。在AI主题基金中,这样的表现确实非常亮眼。

基于以上思考,我个人的打算是,将华泰柏瑞质量成长混合基金,作为我投资组合里的那柄“进攻之矛”来配置。我现在的资产配置是以宽基指数打底,行业基金作为补充。在行业选择上,我就偏好那些进攻性强、处于爆发前夜的板块。之前新能源行业0到1的突破阶段,让我获取到了不少的超额收益率。现如今,在“人工智能+”提出的大背景下,低空经济、具身机器人、传媒、算力等多个领域,都正处于从0到1的突破阶段,技术迭代快,想象空间大。说实话,未来哪个能成为绝对主线,我现在也看不清。这种“迷雾期”,与其自己瞎猜,不如借助像陈文凯这样对新兴产业有深度研究和敏锐触觉的专业经理来掌舵,帮我穿越迷雾,捕捉机遇。
行文至此,我想说的话基本都说了。但今天,借着华泰柏瑞基金社区活动的契机,我还想再说几句发自肺腑的感想。“人工智能+”,它绝不仅仅是资本市场热炒的一个概念。它代表着我们国家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坚实阶梯,是人类面对共同挑战时寻求突破的重要路径。正如一位行业大佬所言:“人工智能的发展,不应该是让人类被取代,而是让人类拥有更好的工具去解决问题。” 我们拥抱AI,不是要成为它的附庸,而是要学会驾驭它,让它成为我们探索未知、创造美好生活的强大助力。未来已来,这场变革的深度和广度将远超我们的想象。它要求我们保持清醒,不断学习,紧跟时代的步伐。Deepseek的风暴已经席卷全球,推开这扇面向未来的窗户,迎接我们的,需要我们共同用智慧和努力去塑造。而我,选择以积极拥抱的姿态,包括在投资上寻找那些真正理解并参与塑造这一未来的力量,去迎接这个属于人工智能的时代!$华泰柏瑞质量成长C$ $华泰柏瑞质量成长A$ @华泰柏瑞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