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怎么投#
华泰柏瑞质量成长C(011452)近1年65.16%的收益率,在震荡市中表现亮眼。这一成绩与其基金经理陈文凯对AI产业的"非线性爆发"前瞻性布局密不可分。从ChatGPT掀起生成式AI革命,到Sora以视频生成能力颠覆内容创作,再到DeepSeek等国产大模型加速追赶,全球AI产业正经历从"技术突破"到"场景落地"的关键跃迁。$华泰柏瑞质量成长C$

据Wind数据,中证人工智能产业指数近一年涨幅达165.5%,远超同期大盘表现。这种爆发式增长并非偶然——AI大模型正朝着更强智能(多模态融合)、更高效能(低算力消耗)、更可靠输出(可控性提升)三大方向进化,推动医疗、金融、制造等垂直领域商业化初步闭环。
一、基金经理的"非线性"投资哲学
陈文凯的超额收益源于对AI产业"非线性发展规律"的深刻理解:
1. 技术迭代加速度:大模型参数量每18个月增长10倍(类似摩尔定律),但应用创新往往呈现指数级扩散;
2. 生态重构红利:算力芯片(如英伟达)、算法框架(如PyTorch)、垂直应用(如AI+制药)形成全新价值链;
3. 国产替代窗口:国内厂商在应用层(办公软件、智能驾驶)和边缘计算领域快速突围。
其持仓聚焦"算力基建+场景龙头"双主线,既包括全球AI算力供应链核心标的,也涵盖国内率先实现商业化的AI应用企业,精准捕捉了产业爆发期的多层次机会。
二、AI产业后市机遇
技术成熟度提升:推理成本下降推动长文本处理、多轮对话等能力普及;
政策加码支持:中美欧均将AI纳入国家战略,国内"新质生产力"政策导向明确;
需求侧爆发:企业降本增效需求倒逼AI渗透率提升,预计2025年全球AI市场规模突破7000亿美元。
三、普通投资者的布局策略
对于希望参与AI产业机遇的投资者,建议采取"核心+卫星"组合:
核心仓位(60%):通过AI主题ETF(如中证AI产业ETF)分散布局全产业链;
卫星仓位(40%):精选具备技术壁垒(如国产GPU厂商)和场景卡位优势(如AI+教育/医疗)的个股;
风控要点:密切跟踪全球流动性变化及技术突破节点,利用定投方式平滑波动。
当前AI产业仍处于"技术奇点"前夜,正如陈文凯在季报中所言:"我们正见证人类历史上少有的生产力跃迁机遇,但需要以产业研究员的耐心和资本市场的敏锐捕捉真正可持续的增长。"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在拥抱AI红利的同时,更要敬畏技术迭代与市场波动的双重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