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怎么投# $华泰柏瑞质量成长C$ $华泰柏瑞质量成长A$ 木瓜认为人工智能板块后市将呈现“技术突破引领、政策资金共振、结构分化加剧”的核心特征,长期成长逻辑清晰但短期需经历估值与业绩的匹配验证,整体有望在震荡中完成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跨越。从技术维度看,行业已进入多模态大模型与垂直场景深度融合的爆发期,谷歌Gemini 2.5 Pro实现3小时视频理解和百万Token级上下文窗口,Anthropic Claude 4系列强化图像视频分析能力,国内深度求索开源大语言模型DeepSeek引发全球关注,这些突破正推动AI从“工具属性”向“智能体属性”跃迁,2025年作为“智能体爆发元年”,瑞幸咖啡、京东等企业推出的点单、管理类智能体产品,已验证技术商业化的可行性,为板块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底座。
政策与资金的双重加持构成板块上行的重要支撑。国际层面,欧盟《人工智能法案》生效确立风险分级监管框架,美国“星际之门”计划投资5000亿美元建设AI基础设施,法国联合欧洲伙伴推出3090亿欧元投资计划,全球治理体系完善与资本投入加码形成共振;国内七部门联合印发的《深入推动服务型制造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8年)》,明确提出推动AI与服务型制造融合创新,按需布局算力基础设施,而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发布的《人工智能全球治理行动计划》,进一步强化了技术发展的政策确定性。资金端同样传递积极信号,人工智能ETF(159819)连续5个交易日净流入超16亿元,规模达245亿元稳居同类之首,显示投资者在板块震荡中对长期价值的认可,这种资金韧性为技术落地期的企业提供了流动性保障。
产业链的景气传导将重塑板块内部估值体系,中下游领域有望成为下一阶段的核心增量。2023年以来,上游算力因业绩确定性率先受益,海光信息、寒武纪等AI芯片企业市值稳居板块前列,机构持仓处于历史高位;但2025年随着内需复苏与技术渗透,中游软件服务(基础软件、SaaS、网络安全)和下游应用(智慧医疗、在线教育、AIPC、人形机器人)正迎来景气边际改善,从一致预期增速看,这些领域或进入困境反转或加速阶段,而当前计算机、传媒等中下游板块机构持仓仍处历史低位,参照移动互联网时期资金向中下游扩散的规律,板块有望迎来持仓再平衡机遇。典型如医疗领域,AI辅助诊断使癌症早期检出率提升25%,基层医院通过智能体实现“隔空会诊”;消费电子领域,AI手机、穿戴设备渗透率快速提升,特斯拉Optimus3机器人计划2025年底量产,这些场景落地正推动业绩从预期走向兑现。
需注意板块短期面临的多重扰动因素,这也是后市震荡分化的重要诱因。一是监管合规成本上升,欧盟《人工智能法案》对高风险AI系统的严格限制,以及生成式AI的数据标注要求,可能加剧中小企业的经营压力,部分技术领先但合规能力不足的企业或面临阶段性调整;二是算力供给的结构性矛盾,谷歌云宕机事件暴露单一算力架构的风险,行业向“多云+本地”混合架构升级虽长期利好IDC与液冷服务器企业,但短期可能引发算力成本波动;三是估值分化下的获利回吐压力,上游算力环节经过两年高增后,市场对业绩增速的容忍度下降,而中下游虽有预期支撑,但需警惕概念炒作与实际业绩的脱节风险。
综合来看,人工智能板块已从早期的技术炒作进入“技术-政策-应用”共振的产业周期,后市的投资机会将集中在三大主线:其一,具备自主可控能力的上游核心硬件,如AI芯片、液冷服务器、高速铜连接等,英伟达欧洲算力扩张计划与国内算力基建政策形成双重催化;其二,在垂直场景实现规模化落地的中游企业,尤其是大模型、虚拟人等技术与工业质检、金融风控结合紧密的标的;其三,端侧AI硬件与消费场景融合的龙头,AIPC、AI手机、智能家居等终端产品的渗透率提升将打开成长空间。尽管短期震荡难免,但长期来看,随着AI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板块有望复制移动互联网时期的成长路径,成为支撑科技产业升级的核心力量。@华泰柏瑞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