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人民日报》发表题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蕴含重大机遇》的文章强调,中国从不缺乏投资机会与市场空间,其经济加快转型升级将为全球各国带来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国平近日接受中新经纬采访时指出,在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中国经济的核心机遇集中在产业升级、科技创新、新基建三大领域。
他表示,这一判断既源于国际竞争的现实压力,也契合国内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从国际层面看,当前国际竞争的核心是产业与科技的较量;从国内层面看,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居民收入、应对成本优势减弱等挑战,同样迫使中国必须向高科技产业转型。”
在李国平看来,未来五年,房地产、传统消费、传统基建等旧动能的衰减与新动能的崛起将形成鲜明对比,新旧动能的转换将催生出产业升级、科技创新、新基建三大核心经济机遇。
产业升级的核心是传统低端制造向高端领域的转型。例如,汽车产业从燃油车向新能源汽车、自动驾驶升级;制造业从人工流水线转向工业机器人应用;医药行业从仿制药研发转向创新药,通过专利转让提升附加值,改善服务业贸易逆差。
科技创新领域,他重点关注三大方向:人工智能是未来核心方向,其落地应用或将复制互联网行业的增长轨迹;芯片领域需突破技术封锁,摆脱专利依赖;新能源领域则要向“核聚变”发力,中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处于全球领先梯队,有望借此实现能源产业的跨越式升级。
新基建需与传统基建区分看待。他指出,高铁、高速公路等传统基建已趋饱和,未来应聚焦算力基础设施与通讯基础设施建设。“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将对算力与通讯能力提出极高需求。”
面对新旧动能转换,企业该如何抓住机遇?李国平指出,高科技企业需将研发投入置于优先地位。例如,华为每年超千亿元的研发投入支撑其技术领先;创新药企百济神州虽多年亏损,但持续研发使其今年上半年海外市场收入达百亿元,净利润实现转正,印证了“研发驱动增长”的逻辑。传统企业则需推进业务结构调整,部分家电企业若过度依赖单一单品,增长将受限,而美的通过拓展小家电、布局新能源及工业技术、智能建筑业务等实现多元化发展,白酒、传统服装等行业也需寻找新增长曲线,避免陷入“低端锁定”。
#白酒持续走强 喝酒行情又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