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基金调研团#
#股神巴菲特清仓比亚迪,大家怎么看?# #光交换机(OCS)成AI产业链新热点# #高盛称A股“慢牛”格局稳固#
$上银医疗健康混合C(OTCFUND|011289)$ $上银医疗健康混合A(OTCFUND|011288)$
2025 年的医药市场如同坐了一趟过山车。上半年创新药板块从长期调整的 “低谷” 猛然冲高,部分标的单季度涨幅超40%,带动一批医药主题基金业绩 “翻身”。
其中上银医疗健康混合 C(011289)截至2025年9月22日,年内涨幅达52.93%,近一年收益率更是高达69.93%。

然而三季度行情突然放缓,前期领涨的创新药企业股价回调超15%,市场分歧骤显。
那么,医药行情究竟是迎来趋势转折,还是在调整中蓄力?透过产业本质与基金持仓逻辑,我们或许能找到答案。
1、政策面转折:集采优化与创新支持并进
政策环境的变化是医药板块回暖的首要催化剂。
国家医保局在第十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文件中,遵循了“稳临床、保质量、防围标、反内卷”的原则。本次集采优化了价差控制“锚点”的选择,不再简单选用最低报价,反映了医保局正在积极推动医药“反内卷”。
更值得关注的是,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健全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制定创新药目录,支持创新药发展”。
这些政策转变传递出明确信号:医药行业的政策环境已从单纯控费转向支持创新,为行业长期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2、基本面改善:创新药企迈入收获期
在政策利好背景下,医药企业基本面改善明显。
创新药企正通过商业化兑现和海外授权两大逻辑加强竞争力,迈入收获期,国内创新药企在全球BD中吸引力强劲。
2025年1-5月,中国创新药企对外授权交易总金额已达455亿美元,超过2024年上半年的交易总额。
多家创新药企业实现扭亏为盈或亏损收窄,迈入盈利加速增长阶段。
3、科技驱动:前沿科技重塑产业生态
人工智能、基因技术等前沿科技正深刻改变医药行业生态。
2025年,医药数智化转型成为行业发展的关键热点。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发布的《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实施方案(2025—2030年)》明确提出了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的时间表。
AI技术正在大幅提升研发效率,以体外诊断试剂为例,传统技术筛选生物标志物需要5年周期,而借助AI技术可缩短至18个月。
技术变革正推动医药行业从“量变积累”转向“质变飞跃”,为行业注入新动力。
4、估值与投资机会:寻找确定性
从估值角度看,申万医药生物指数近10年市盈率历史分位达34%,在申万一级行业指数中处于后50%分位。其中部分创新药指数仍处于估值洼地,具备中长期布局价值。
上银医疗健康混合C(011289)作为一只专注于医疗健康领域的混合型基金,主要投资于医疗健康相关行业的上市公司股票,其业绩比较基准为中证医药卫生指数收益率*65%+中证综合债券指数收益率*35%

上银医疗健康混合C(011289)的出色表现,得益于基金经理杨建楠的精准布局。
拥有生物医学工程与产业经济学复合背景的杨建楠,深谙医药产业周期规律。截至2025年二季度,该基金创新药持仓占比高达70%,重仓科伦博泰生物、益方生物、信立泰、恒瑞医药等龙头企业,完美契合了创新药崛起的主线。

在操作策略上,杨建楠展现出前瞻性的调仓能力。三季度她减持了部分短期估值过高的消费医疗标的,转而加仓创新药械细分赛道,这种偏左侧的操作思路使其产品在市场回调中表现出较强抗跌性。
从业绩归因看,基金的超额收益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一是对创新药出海趋势的提前把握,抓住了恒瑞医药等企业的BD交易红利;
二是对细分领域拐点的精准判断,布局的胰岛素板块业绩爆发;
三是对政策风险的有效规避,通过聚焦创新药减少了集采政策的冲击。这种 “产业洞察 + 灵活操作” 的策略,正是基金在波动行情中胜出的关键。
医药行情的狂飙过后,既非简单的转折,也不是盲目的蓄力,而是进入 “创新驱动、分化加剧” 的新阶段。
上银医疗健康混合C的业绩表现证明,只要抓住创新药崛起这一核心主线,辅以灵活的调仓策略,就能在波动中把握机会。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与其纠结于短期行情判断,不如聚焦于优质基金的长期持有,在医药产业转型升级的浪潮中,分享创新带来的长期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