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基金调研团#近日,天天基金调研团组织了一场线上交流活动,嘉宾是上银基金基金经理杨建楠,其在会上明确表示,沪港深创新药指数未来利润有望实现翻倍以上增长,总结一句话就是:当前创新药板块的回调是长期布局的机会。
核心逻辑包括:
中国创新药资产基于现有管线,远期有望占据全球1/3市场空间(全球创新药市场规模约7500亿美金,对应中国潜在空间约2500亿美金)。
中国药企在ADC、双抗、细胞和基因治疗等前沿领域表现突出,凭借低成本、高效率的研发能力,正从“跟随者”向“全球竞争者”转变。
2025年起,创新药企逐步进入盈利周期,利润增速有望快于收入增长。目前创新药收入占药品总收入比例不足10%(欧美国家约70%),未来成长空间广阔。
政策支持(如医保谈判优化、审评审批加速)进一步推动创新药放量。
当前港股创新药平均估值约2倍PS(市销率),A股约3倍PS,而海外大药企估值约5倍PS,港股创新药更具性价比。
创新药回调的原因是什么呢?
在基星高照看来,主要是前期涨幅较大,盈利盘重。
用专业术语说就是,部分资金在板块冲高后获利了结,导致波动。
海外政策扰动:如美国对部分药品价格调整,但对中国创新药全球竞争力影响有限。
研发风险:创新药行业高研发投入、长周期、高失败率,但头部企业已进入确定性更高的“1到10”或“10到100”阶段(即从临床成功到商业化放量)。
尽管短期市场波动,但长期估值修复空间大,当前回调反而是布局良机。
行业进入新一轮创新浪潮
杨建楠认为,当前正处于现代医药工业的第四轮创新浪潮,从传统小分子药向多特异性药物(如ADC、双抗、细胞疗法)转型,中国凭借“工程师红利+临床资源丰富”优势,有望在全球市场占据重要地位。
投资者如何布局创新药?
通过基金投资,分散风险,普通投资者可通过指数基金或主动管理型基金参与,如:比如:上银基金经理杨建楠管理的上银医疗健康混合,精选高性价比创新药标的。
操作策略上,定投或分批买入,平滑市场波动影响。回调即是机会,长期持有回报可期
创新药行业的长期增长逻辑并未改变,当前回调更多是市场情绪波动,而非行业基本面恶化。未来5-10年,中国创新药企业有望在全球市场占据重要地位,利润有望实现翻倍以上增长。
本文为个人观点,观点具有时效性,不作为投资建议,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天天基金创作者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