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行情狂飙过后,是转折还是蓄力?#近期创新药板块确实出现了明显波动,但这更像是阶段性的“蓄力”而非行情终结。我个人认为,其长期成长逻辑并未发生根本改变。
近期创新药板块的波动加剧,尤其像药捷安康这样的个股在短期内出现暴涨后大幅回撤,以及部分创新药主题基金净值随之调整,主要源于个别业绩空白但被纳入指数的生物制药公司股价剧烈波动,以及资金在板块间的切换行为。这更多是市场情绪和资金短期行为所致,并非行业基本面发生了逆转。
支撑医药行业长期向好的核心逻辑依然坚实:
1.人口老龄化趋势:中国60岁以上人口占比已达20.8%,甚至有数据称60岁以上人口已突破3亿,占全国人口的22.0%,这将持续扩大医疗健康需求。
2.政策支持创新:国家层面持续出台支持性政策,如《关于全面深化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改革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鼓励创新药研发和审评审批加速。集采政策的影响也在边际减弱。
3.技术迭代加速:AI制药、基因编辑、ADC(抗体偶联药物)、双抗等前沿技术不断突破,为行业注入新动力。
4.“出海”国际化:中国创新药企对外授权交易(License-out)的数量和金额持续创新高,国际化能力不断提升。
5.估值具备吸引力:尽管有所反弹,但医药板块估值并未泡沫化,中信证券指出当前板块处于5年内72%的估值分位数,且部分细分领域如医疗器械估值仍处于历史低位(PE约30-35倍)。
因此,眼前的震荡更可能是上涨过程中的休整和蓄力,而非行情的转折。医药行业,特别是创新药领域,中长期依然具备较好的投资价值。
我关注的上银医疗健康混合C这只基金主要投资于医疗健康行业:
$上银医疗健康混合C$

近期业绩突出:该基金2025年以来收益率为51.57%,近一年收益率为65.84%,显著跑赢了同期上涨43.35%的中证医疗指数,业绩排名位列同类前20.7%。
长期业绩仍受拖累:由于成立于2021年相对高点,经历了之后医药板块的深度调整,基金成立以来的累计收益率为-15.47%。不过近三年收益率为33.16%,优于同类平均13.79%。
高弹性与高波动:基金的业绩表现出较高的弹性,同时也意味着可能需要承受较高的净值波动风险。
投资策略与持仓
聚焦高景气赛道:基金经理杨建楠倾向于动态调整持仓,捕捉医疗健康行业内的结构性机会。2025年二季报显示,基金重点配置了创新药、医疗器械以及医疗服务等高景气度细分领域。
C类份额的特点是无申购费,但每年会收取0.30%的销售服务费。因此:
适合短期持有:如果计划持有时间短于1年,C类份额的成本通常低于A类份额(A类通常有申购费)。
长期持有成本需权衡:若计划持有超过3年,C类份额累计的销售服务费可能会超过A类份额的申购费+管理费组合。
医药行业的长期成长故事远未讲完,近期的震荡更像是“蓄力”而非“转折”。上银医疗健康混合C基金近期业绩出色,操作灵活,是布局医药行业的一个高弹性、高波动的工具。@上银基金
